黄旭华墓碑上的三行字——"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无怨无悔",字字千钧,既是一位共和国功勋对人生的终极注解,更是一代共产党人"此生观"的生动镌刻。这短短二十一字,如同一面明镜,照见了共产党员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相连、将人生价值熔铸于时代事业的崇高境界。
以"祖国为锚",让人生航向始终与时代同频
"此生属于祖国",道尽了共产党员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从放弃国外优渥条件毅然归国的钱学森,到扎根塞罕坝用青春浇灌绿色的三代造林人,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把"祖国需要"当作人生的第一选择。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在荒岛戈壁中为核潜艇事业攻坚克难,正是因为他深知:个人的才华只有倾注于祖国的山河,才能绽放最耀眼的光芒。党员的"此生观"里,从来没有"独善其身"的狭隘,只有"兼济天下"的胸怀——当祖国召唤时,便以身为炬,照亮民族前行的路。
以"事业为帆",让生命重量沉淀于担当之中
"此生属于核潜艇",诠释了共产党员对事业的极致坚守。这份坚守,是隐姓埋名时的甘之如饴,是技术攻坚时的焚膏继晷,更是功成名就时的淡然处之。黄旭华用一生证明:真正的事业不是追名逐利的工具,而是承载信仰的载体。正如敦煌莫高窟的守护者樊锦诗,将青丝熬成白发,只为让千年文明永续;又如"中国天眼"的奠基人南仁东,用二十二年跋涉,为祖国睁开"观天巨眼"。党员的"此生观"里,事业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一旦选择,便以生命为墨,书写永不褪色的答卷。
以"无悔为岸",让精神坐标定格于奉献之上
"此生无怨无悔",彰显了共产党员对人生价值的终极笃定。这份笃定,源于"舍小家为大家"的抉择,源于"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更源于"为国为民"的初心。黄旭华曾说:"我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份深沉的家国情怀,让他在错过至亲离别时虽有遗憾,却从未动摇。党员的"此生观"里,"无悔"从来不是凭空而来的洒脱,而是历经考验后的从容——当个人的付出换来了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幸福,所有的牺牲便都有了意义,所有的坚守便都成了勋章。 黄旭华的三行箴言,是一座精神灯塔,照亮着共产党人的前行之路。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正是无数像他这样的党员,以祖国为锚、以事业为帆、以无悔为岸,才让"此生"二字有了最厚重的分量。这份"此生观",既是过去的荣光,更是未来的召唤——召唤着每一位党员,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属于祖国、属于人民的无悔篇章。(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