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刘晨晨:别做会场“久坐族”,多当一线“跑腿人”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刘晨晨  日期:2025-7-28 字体: [大][中][小]

    “会议室里议半天,不如田间走一圈”,这句基层流传的俗语,道破了工作的本质:问题在一线,办法在一线,民心也在一线。可现实中,有些干部却成了会场“久坐族”——报表堆成山、会议排满档,看似忙得不可开交,实则离群众的急难愁盼越来越远。

    会场里的“久坐”,容易坐出“纸上谈兵”的虚浮。汇报材料里的“产业兴旺”,可能藏着农户销路发愁的无奈;PPT上的“社区和谐”,或许掩着邻里矛盾难解的尴尬。就像有的地方推进乡村建设,会议室里定了“高大上”的方案,到了村里才发现不符合实际,不得不推倒重来——这正是脱离一线的代价。久居会场,听的多是“过滤后的声音”,看的多是“修饰过的文字”,很容易陷入“想当然”的误区。

    一线的“跑腿”,才能跑出“求真务实”的底气。那些在田间地头“跑腿”的干部,裤脚沾着泥,手里握着民情日记,知道哪家的大棚需要技术指导,清楚哪条小路该修了便民桥。就像疫情防控时,有的干部每天在社区“扫楼”,才能精准掌握特殊群体需求;企业帮扶中,有的干部泡在车间,才能找准政策落实的堵点——这些“跑腿”跑出的细节,恰恰是破解难题的关键。

    少坐会场,不是否定会议的价值,而是拒绝“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形式主义;多跑一线,不是要搞“作秀式调研”,而是要带着问题、带着感情去“解剖麻雀”。把开会的时间省出一半到一线,把看材料的精力分出一些听民声,才能让决策更贴实际、工作更得人心。

    干部的办公桌,不该只在会议室里。多到群众身边“跑腿”,脚下沾的泥土越厚,心中装的民情就越实,手里的办法也就越多。毕竟,衡量工作的标尺,从来不是会场里的坐姿,而是一线的实绩与群众的笑脸。(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卫生健康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