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到佛山,1000多公里的距离,挡不住光山县法院干警执行的步伐。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现司法担当,彰显为民情怀,努力打通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用执着与坚守诠释着新时代执行干警的使命担当。
基本案情
2023年7月,被告甲某(化名)以资金周转为由,多次向原告乙某(化名)借款,累计金额达150万元,并出具有借条明确约定了还款日期及利息。乙某按照约定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将借款支付给甲某。然而,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后,甲某却未如约还款,乙某多次催要无果后,将甲某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甲某向乙某偿还全部借款本金及利息。
执行过程
判决生效后,甲某仍未履行还款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由于甲某在外地经商,执行法官首先通过电话联系,督促其按约履行,甲某却不以为意、态度敷衍;通过网络查控,亦未发现其名下可供执行的财产。为推动案件进程,及时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执行法官带队远赴佛山查找甲某踪迹。
“你们不会是诈骗吧?怎么可能跑这么远来执行?”面对执行法官的到来,甲某心存疑虑,拒绝见面调解。执行法官遂在其店铺门口蹲守,直至当晚六点,才终于见到甲某。在核实执行法官的证件后,甲某才相信事实。
执行法官耐心释法明理,讲明拒不履行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但甲某以经营困难为由推脱还款。直至执行法官联系当地法院和公安机关,将甲某带至拘留所门口时,甲某才意识到执行的强制性,随机联系家人紧急筹集资金,当场偿还了四分之一的欠款,并与乙某就剩余款项达成分期还款协议。这场跨越千里的执行,取得了一定实质性进展。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面对执行难题,光山县法院将继续秉承着虽远必“执”、虽难必“执”的工作态度,用好用足各项强制执行措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河南省信阳光山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