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家国情怀,到岳飞 “精忠报国” 的赤胆忠诚;从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凛然气节,到钱学森毅然归国投身国防建设的坚定抉择;从抗疫一线医护人员 “逆行出征” 的无畏担当,到凉山消防员 “向火而行” 的牺牲奉献…… 古往今来,“英雄气” 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是穿越时空、激励人心的力量源泉。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更需读懂英雄气、传承英雄气,让这股精神力量在血脉中流淌、在实践中绽放,为民族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读懂英雄气:解码精神内核,筑牢信仰之基
英雄气,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是平凡岗位坚守奉献的执着,是面对困境永不言弃的坚韧,更是心怀家国、矢志不渝的忠诚。回望历史长河,英雄从未远离。抗日战争时期,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与日寇周旋数日,直至壮烈牺牲,胃里只有未能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他用生命诠释了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的英雄气节;抗美援朝战场上,黄继光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邱少云在烈火中严守潜伏纪律,他们以 “舍生取义” 的壮举,筑起了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再看当代,“时代楷模” 张桂梅扎根贫困山区 40 余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 2000 多名女孩走出大山、圆梦大学,即便身患多种疾病,仍坚守在教学一线,她的英雄气,是 “燃尽自己,照亮他人” 的无私奉献;“感动中国人物” 汪勇,本是一名普通快递员,在武汉疫情最严峻时,自发组织志愿者团队,为医护人员提供出行、餐饮、物资保障等服务,从 “一个人” 到 “一群人”,他的英雄气,是 “平凡人挺身而出” 的责任担当。读懂这些英雄的故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英雄气的精神内核 —— 它不是遥不可及的 “神话”,而是融入家国情怀、饱含责任担当的 “人间大爱”。
传承英雄气:从榜样身上汲取前行力量
传承英雄气,首先要让英雄故事 “活” 起来,让英雄精神 “传” 下去。近年来,各地通过建设纪念馆、开展英雄事迹宣讲、拍摄红色影视作品等方式,让英雄精神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人心。在江西井冈山革命老区,中小学开设 “红色文化课程”,学生们通过重走红军路、传唱红色歌谣、演绎革命故事,沉浸式感受革命先辈的英雄气概;在陕西延安,每年有 millions 游客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聆听 “延安精神” 背后的英雄故事,从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的南泥湾精神中,汲取艰苦奋斗的力量。
传承英雄气,更要在实践中向英雄看齐。在河南郑州 “7・20” 特大暴雨灾害中,无数普通人化身 “英雄”:外卖小哥冒雨运送救援物资,社区居民自发组建救援队转移被困群众,医护人员在积水中搭建临时医疗点…… 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实际行动延续着英雄气;在科研领域,“大国工匠” 徐立平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30 多年来,他冒着生命危险雕刻 “火药”,确保导弹精准发射,用精益求精的态度,诠释着新时代的英雄担当。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传承英雄气不需要惊天动地,只要在各自岗位上坚守初心、勇担责任,每个人都能成为 “英雄气” 的传承者。
践行英雄气:让精神力量照亮时代征程
英雄气,不仅要 “传”,更要 “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更需要以英雄气为指引,攻坚克难、奋勇前行。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无数驻村第一书记扎根基层,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像 “时代楷模” 黄文秀一样,把生命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乡村,用实干践行 “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他们的行动,是英雄气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动体现;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科研工作者们勇攀高峰,从 “嫦娥探月” 到 “蛟龙深潜”,从 “量子计算” 到 “人工智能”,他们攻坚克难、自主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 “科技强国” 的篇章,他们的坚守,是英雄气在科技创新中的有力彰显。
对于普通人而言,践行英雄气或许只是日常生活中的 “小事”: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不公敢发声,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在马路上扶起摔倒的行人,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不推诿扯皮,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都是英雄气的具体体现。正如有人所说:“英雄从未走远,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或许就是你我他。” 当每个人都能在平凡中践行英雄气,这股精神力量必将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伟力。
英雄气,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传承好这股英雄气,就是传承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践行好这股英雄气,就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断克服困难、奋勇向前。让我们以英雄为榜样,让英雄气融入血脉、浸润心灵,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新时代的英雄篇章,让英雄气永远激荡在中华大地上!(荒佃庄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