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清,则乡村净;乡村净,则民心顺。乡村垃圾清理看似是“扫扫地、倒倒灰”的小事,实则是关乎生态环境、关乎民生福祉、关乎乡村形象的大事。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唯有把垃圾清理抓细抓实抓出成效,才能让乡村摆脱“脏乱差”的标签,重拾“清爽美”的本色。
乡村垃圾清理,是一场“攻坚战”,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全民战”。说它是“攻坚战”,因房前屋后的“死角垃圾”、河道沟渠的“漂浮垃圾”、田间地头的“农业垃圾”,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需下猛药、出实招才能攻克;说它是“持久战”,因垃圾日产日清,稍一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才能巩固成果;说它是“全民战”,因垃圾源于每家每户,唯有人人动手、家家参与,才能形成“垃圾不落地、乡村更美丽”的生动局面。
做好乡村垃圾清理,要在“分类投放”上求突破,要在“及时清运”上见真章,要在“科学处理”上显实效。“分类投放”是前提,需通过“大喇叭宣传+网格员讲解+积分制激励”,让村民分清“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从源头减少垃圾混装混运;“及时清运”是关键,要建立“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闭环体系,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不堆积”,避免“小垃圾”演变成“大污染”;“科学处理”是保障,对可回收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对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对有害垃圾进行专门处置,让垃圾从“污染源”变成“资源点”。
做好乡村垃圾清理,要破除“等靠要”的思想,要摒弃“一阵风”的做法,要树立“常态化”的理念。不能寄望于“上面拨款就干、没资金就停”,而要主动探索“村集体出一点、村民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投入机制;不能满足于“检查来了突击搞、检查过了就放松”,而要通过“划片包干、定期督查、红黑榜公示”形成长效监督;不能局限于“扫干净就行”,而要结合村容村貌提升,在清理垃圾后种上花草、修起围栏,让“垃圾点”变身“微景观”。
垃圾清理无小事,一点一滴见初心。让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把乡村的每一条巷道扫得干干净净,把每一条河流清得清澈见底,把每一寸土地护得干干净净,让清新空气、整洁环境成为乡村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承安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