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李倩云:“鞭打快牛”背后的职场困境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倩云  日期:2025-9-28 字体: [大][中][小]

    网络上,不少年轻网友躲在“树洞”里吐槽一个职场现象:“鞭打快牛”。这边越努力活儿越多,被层层加码;那边同事偷懒摸鱼,却反而升职加薪。最终,曾经雄心壮志的职场鲜肉,在把键盘敲出火星后,变成了佛系老腊肉。(浙江宣传 2025年9月28日)

    近日,网络上不少年轻网友躲在“树洞”里吐槽职场中的“鞭打快牛”现象,引发广泛共鸣。这一现象指的是:越是努力能干的员工,被分配的任务就越多,如同被不断鞭打的快牛;而偷懒摸鱼的同事,反而因为期望值低、负担轻,有时甚至能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这种看似荒谬的职场逻辑,正悄然消耗着无数年轻人的热情与才华。

    “鞭打快牛”现象的形成,往往源于多方面的职场生态。从管理角度看,管理者倾向于将重要任务交给能力强的员工,这本是理性选择。但当这种分配失去平衡,缺乏相应的激励与回报时,便形成了“能者多劳,庸者逍遥”的畸形局面。快牛们不仅承担了超额工作,还常常因为工作繁忙而疏于自我展示,反而不如那些专注“表面功夫”的同事获得更多关注。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现象引发的连锁反应。初入职场时满怀激情的年轻人,在经历一次次“鞭打”后,逐渐意识到努力与回报不成正比,于是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行为。曾经敲出火星的键盘渐渐冷却,雄心壮志的职场鲜肉变成了精于计算的佛系老腊肉。这不是简单的“躺平”,而是一种职场生存策略的转变,是对不公平机制的非暴力不合作。

    从组织发展的角度看,“鞭打快牛”无疑是低效甚至有害的。它惩罚了高效率员工,奖励了低效率行为,形成逆向激励。长期来看,这将导致组织整体效率下降,人才流失加剧,创新活力枯竭。当快牛们不再愿意奔跑,组织的前进步伐必将放缓。

    破解“鞭打快牛”困境,需要管理者与员工的共同努力。对管理者而言,建立公平的绩效评估体系、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确保付出与回报相匹配,是打破这一循环的关键。对员工来说,学会合理设定边界、有效沟通工作负荷、勇敢表达合理诉求,同样至关重要。

    职场不应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场所,而应是各类人才各得其所的生态系统。只有当每一份付出都被看见,每一份才华都被珍视,职场才能真正成为激发潜能、创造价值的舞台。

    在这个意义上,解决“鞭打快牛”问题,不仅关乎个体公平感,更关乎组织效能与社会创新活力。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公正、高效的职场环境,让快牛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回报,让每一份努力都闪耀其应有的光芒。(刘台庄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