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经济法治详细内容
姚宇鑫:绿色转型的中国智慧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姚宇鑫  日期:2025-9-28 字体: [大][中][小]

    从辽阔北疆到江南水乡,再到山城重庆,中国大地上,一场深刻的发展方式变革正在深入推进。内蒙古、浙江、重庆三地虽地域特色迥异,却共同描绘出一幅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生动图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明的绿色底色。(2025年9月28日 《人民日报》)

    北疆转型——能源基地的“绿电”突围。内蒙古,这片占全国陆地面积八分之一的广袤土地,传统上以“羊煤土气”著称。如今,这里正进行着一场能源结构的绿色变革。在鄂尔多斯高原,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远景零碳产业园实现100%绿色电力供给;在库布其沙漠,亿利资源集团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光伏治沙模式,让不毛之地焕发绿色生机;在乌兰察布,全球最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正将呼啸的风转化为清洁的电能。“我们不再简单卖煤卖电,而是通过延链补链,把能源吃干榨尽。”鄂尔多斯一能源企业负责人表示。内蒙古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从传统能源基地向现代能源经济综合体转型。这片曾经“一煤独大”的土地,正以“绿”为媒,实现发展动能的根本转变。

    江南蝶变——绿水青山间的智慧升级。浙江,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正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绿色转型走向纵深。“我们不再追求带污染的GDP,而是要实现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率先实施单位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指标为核心的产业准入制度,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数字化与绿色化的深度融合,让浙江的传统制造业焕发新生。绍兴纺织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精准染整,节水减排30%以上;义乌小商品市场推出碳标签体系,引导绿色消费。2023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2%,绿色正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山城新貌——长江上游的绿色答卷。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在绿色转型中肩负特殊使命。这座以重工业起家的山城,正以惊人毅力书写绿色答卷。在渝北,长安汽车建设数字孪生工厂,实现产品研发、生产全过程数字化,能耗降低15%;在璧山,西部(重庆)科学城聚焦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一批新材料、新能源项目落地生根;在广阳岛,经过生态修复,这颗“长江风景眼”已成为重庆的生态名片。与此同时,重庆依托山地特色,发展山地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2023年,重庆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优,绿色已成为山城最亮丽的底色。

    内蒙古、浙江、重庆三地的实践,是中国推动绿色发展的缩影。尽管路径各异,但都体现了相同的发展逻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这场绿色变革中,活力中国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刘台庄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