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余脉环抱的碣石山下,葡萄藤蜿蜒成绿海,葡萄酒香漫过酒庄红墙。这片孕育了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的土地,正以葡萄为媒,编织出一条贯通一二三产、连接农户与市场的“甜蜜产业链”,成为秦皇岛富民强市的核心密码。
葡萄种植是这条产业链的“甜蜜根基”,让农户的腰包先鼓起来。在昌黎的万亩葡萄园里,标准化种植基地取代了零散的田间地头,“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让小农户嵌入大产业。农户不仅能获得每亩4000元的保底收益,还能通过参与葡萄管护、采摘获得务工收入,优质品种的种植户年均增收可达4.8万元。卢龙县更因地制宜培育出20余种特色葡萄,从早熟的“京亚”到晚熟的“阳光玫瑰”,错季上市让农户全年有活干、四季有钱赚。曾经靠天吃饭的土地,如今变成了“聚宝盆”,数十万农民在葡萄架下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共享产业发展的“甜蜜果实”。
葡萄酒酿造则是产业链的“增值引擎”,为城市经济注入强劲动能。作为产业龙头的中粮华夏长城,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地下酒窖,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精准酿造,年产能突破10万吨;朗格斯酒庄引入自然重力酿造工艺,每瓶葡萄酒出口单价超68美元,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本地涌现出200余家葡萄酒生产及配套企业,形成了从葡萄种植、酿造加工到橡木桶生产、彩印包装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昌黎葡萄酒产业集群产值已突破50亿元。这些流淌的“液体黄金”,不仅擦亮了秦皇岛“中国干红葡萄酒诞生地”的名片,更成为拉动工业增长、提升城市经济能级的重要支柱。
文旅融合是产业链的“延伸翅膀”,让“甜蜜经济”焕发多元活力。如今的秦皇岛葡萄产业,早已不止于“种葡萄、酿美酒”。朗格斯酒庄打造的四星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带动周边民宿、餐饮增收逾2000万元;中粮华夏长城的1.4万平方米体验中心里,葡萄酒大师班、私人酒窖定制等服务年创收超3000万元;碣石山脚下的葡萄文化节,更吸引着八方游客来此体验采摘、品鉴美酒,年拉动县域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2亿元。从单一的农产品生产,到“葡萄酒+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秦皇岛让一颗葡萄衍生出无限可能,既丰富了城市文旅业态,又为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
碣石山下的“甜蜜经济”,藏着秦皇岛产业兴市、富民强市的深层逻辑:以特色资源为根基,以产业链延伸为路径,以三产融合为抓手,让小产业释放大能量。从农户的增收账本到城市的经济报表,从田间的葡萄绿到酒庄的酒红色,这条充满生机的产业之路,正引领秦皇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作者单位:荒佃庄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