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治理的宏大叙事里,“常”与“严”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蕴含着政治的核心要义与精髓。常抓不懈、严抓不怠,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套科学的治理理念,指引着政策制定、执行与监督的全过程,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与人民的幸福安康。
以“常”养德,方能让清风正气浸润政治生态,于潜移默化中涵养政治之魂。“常”字贵于恒,需将政德建设融入日常,以常态化学习铸魂,用党章党规校准方向,让理想信念成为心中不灭的灯塔。以常态化自省修身,每日三省己身,在权力面前守好初心,于诱惑面前筑牢防线。“常”字见于微。从规范一言一行做起,在为民办事中厚植情怀,于点滴细节中彰显本色。当“常”成为习惯,清风正气便会如春雨般浸润政治生态,让治政之魂在潜移默化中愈发坚定,为干事创业注入持久动力。
以“严”塑形,方能让规矩纪律校准行为坐标,于刚性约束中筑牢政治之基。“治政之要,莫先于正风俗;正风俗之要,莫先于严规距。”严规铁纪是政党执政的生命线,更是治政理国的压舱石。以“严”塑性,本质是通过刚性约束校准行为坐标,让权力在制度框架内规范运行。从“八项规定”涤荡歪风到“打虎拍绳”净化生态,从严明纪律中涵养的不仅是执政者的作风自觉,更是民众对治理体系的信任根基。缺乏严格约束,规矩便成“稻草人”,纪律沦为“纸老虎”,权力失范必然导致治理失序。唯有将“严”字贯穿始终,以制度刚性压缩权力任性空间,以纪律红线筑牢行为底线,才能让党员干部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闭环中校准价值航向。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需深刻领悟“常”与“严”的政治之道。以常抓不懈的毅力推动各项事业稳步前进,以严抓不怠的态度守好底线、红线,在“常”与“严”的良性互动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书写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新篇章,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实迈进。(作者单位:河北省任丘市会战道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