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蔡先生在办理灵活就业补助时,一直打不通杭州市余杭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的电话,跑到现场一看,让他有些瞠目结舌——工作人员竟然一直把电话机听筒悬放着。“怪不得一直打不通。”(8月1日红星新闻)(8月2日红网)
近年来,各地许多政务部门相继开通了服务电话,一方面大大方便了群众咨询,使群众少跑冤枉路,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能通过服务电话,倾听群众心声和疾苦,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可以说,一条热线,情牵两头,既是连接政府和群众的一座连心桥,更是树立部门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窗口。
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有的政务部门竟然把设立服务电话当成一种“噱头”,刚刚开通之时,领导往往十分重视,不但专门安排人员轮流值班,还要求对来电进行登记并及时办理。但过不了多长时间,领导就慢慢地淡忘了服务电话,原先安排的值班人员也抽调到其它部门去办事,登记薄也成了“空白薄”,当然,“服务电话”也就成了一种摆设,久而久之,也便成了一部“打不通”的僵尸电话。
加之,有的工作人员很怕群众打服务电话,不是担心群众投诉多,要求多,就是嫌麻烦,怕解决问题。于是乎,有的甚至故意不接电话,或干脆让电话“悬放”,时间久了,群众打不通也就不再打了。试想,如此“服务电话”,不但没有帮助群众办好事,解决困难和问题,反而使单位、部门的声誉和形象在群众心目中受到严重的损害。可以说,服务电话“打不通”也是一种不作为。
其实,在政府机关、部门里开设一两部服务电话并不难,关键是要让服务电话保持畅通,不能沦为“打不通”的僵尸电话。当然,除了保持服务电话畅通之外,更为关键的是要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的问题和困难,让群众通过服务电话,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服务电话带来的便利。如此,群众才能对服务电话产生极大的热情和好感,政府部门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拥护和赞誉。
服务电话“打不通”不是一件小事。希望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在设立了“服务电话”之后,一定要让服务电话“打得通”,切忌使之沦为有号码打不通、能打通无人接听、电话悬放当摆设的“僵尸电话”,从而让广大群众寒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