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法治论坛详细内容
董启明:良法护航平安 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时代答卷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董启明  日期:2025-11-25 字体: [大][中][小]

    历经近二十年实践检验,《治安管理处罚法》完成首次 “大修”,于 2025 年 6 月表决通过,即将于 2026 年 1 月 1 日正式施行。这部涵盖 6 章 144 条的法律,既是对社会治理新挑战的精准回应,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动注脚,以良法善治勾勒出新时代社会治安的安全图景。

    修法的核心底色是对 “新问题” 的精准回应。现行法律施行的十九年间,数字经济崛起与社会结构变迁催生了诸多治理痛点。新法则直击病灶:将抢控公交方向盘、高空抛物等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明确入法,终结了 “造成损害才追责” 的困境;针对网络空间乱象,增设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传播恶意程序的处罚条款,为数字安全筑牢防线;更将组织传销、侵害英雄烈士名誉等新型行为纳入规制,让法律紧跟时代步伐。这种 “问题导向” 的修订逻辑,使法律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 “靶向利器”。

    未成年人保护是此次修法最温暖的亮色。面对校园欺凌、低龄未成年人违法等痛点,新法打出 “保护 + 惩戒” 组合拳:一方面明确对组织未成年人有偿陪侍的处罚,要求学校及时处置欺凌事件,为未成年人撑起 “安全伞”;另一方面调整拘留执行规定,对多次违法或情节严重的未成年人依法执行处罚,避免 “法不责幼” 的误区。更创新涉未成年人案件不公开听证、违法记录封存等制度,在惩戒与矫治间找到平衡,彰显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的司法理念。

    规范执法权是新法的重要基石。执法的公正与否直接关乎法律公信力。新法对此作出精细化规范:明确执法时需出示人民警察证,限定 “一人执法” 适用情形,要求扣押全程录音录像,以程序刚性约束权力边界。新增的正当防卫条款更意义重大,明确 “制止不法侵害造成损害不罚”,终结了 “各打五十大板” 的乱象,让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的理念落地生根。这些规定既给执法者 “明标尺”,也给公民 “定心丸”。

    从 2017 年公开征求意见到三次审议通过,这部法律凝聚了十二万条社会意见的民智。当它于明年一月正式施行时,必将以 “严尺度” 守护公共安全,以 “暖温度” 呵护个体权益,让公平正义渗透到社会治理的每一个角落。(荒佃庄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