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刘晨晨:让党员教育培训扎根大地、对标云端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刘晨晨  日期:2025-9-2 字体: [大][中][小]

    党员教育培训是淬炼党性、提升能力的关键抓手,“上接天线”确保方向不偏,“下接地气”保证实效不虚,二者相辅相成,方能让教育培训真正成为党员成长的“加油站”、服务群众的“动力源”。

    “上接天线”是党员教育培训的根本遵循。这里的“天线”,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是党的创新理论,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若脱离“天线”,教育培训便会偏离政治方向,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论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都需要将“大道理”讲清讲透,让党员深刻把握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例如,通过专题党课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结合政策案例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导党员把个人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下接地气”是党员教育培训的活力所在。这里的“地气”,是基层的实际需求,是群众的急难愁盼,是工作中的堵点难点。教育培训若只停留在“纸上谈兵”,脱离基层实践,便会失去吸引力和感染力。要让党员走出课堂,走进社区院落、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在实践中学习、在服务中提升。比如,针对乡村振兴需求,组织党员学习特色种植技术、基层治理方法,让他们在帮助村民解决增收难题中深化对“三农”工作的认识;围绕社区服务痛点,开展矛盾调解、应急处置等实战培训,让党员在化解邻里纠纷、保障居民安全中增强宗旨意识。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教育培训才能让党员学有收获、用有成效。

    “上接天线”与“下接地气”并非相互割裂,而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接天线”为“接地气”提供方向指引,确保基层实践不偏离党的路线方针;“接地气”为“接天线”提供现实支撑,让理论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新时代的党员教育培训,既要通过集中学习、线上课程等方式,让党员及时掌握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天线”;也要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党员深入基层调研、参与志愿服务,把“天线”的要求转化为“接地气”的行动.

    唯有做到“上接天线”不偏向、“下接地气”不虚空,才能让党员教育培训真正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培养出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党员队伍,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卫生健康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