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在哈尔滨市阿城区玉泉镇,原23军69师206团旧址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三代团长、政委以及部队下属的相关部门军政军官齐聚于此,隆重举行“庆八一忆团史”活动,共同缅怀那段热血沸腾的光辉岁月。
206团,一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英雄部队。其前身是1938年春由爱国青年自发组织成立的崇明人民抗日自卫总队,后接受我党领导,在战火纷飞中不断成长壮大。在渡江战役里,206团作为重要力量,敢打敢拼,屡立战功。1949年4月25日,前卫206团1营抵达溧阳城郊,巧用计谋,冒充敌28军掩护部队,赚开城门,一举歼守敌一个团 ,为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1952年9月,206团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与敌人浴血奋战,保卫了祖国的安全和尊严 。
虽然部队番号已经取消27年,但那份对部队的深厚情感和对团史的铭记从未褪色。206团最后一任政委两次荣立二等功的单宝臣亲自组织策划了这庆八一次忆团史活动,老军官们精神矍铄,眼中饱含深情。他们在团旗下庄重地照相、签字留念,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团队的敬意。当熟悉的“向前!向前!向前!”军歌响起,激昂的旋律仿佛将大家拉回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不少人眼中泛起了泪光,跟着节奏齐声高歌,歌声回荡在旧址的上空,诉说着他们对部队的眷恋和忠诚。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团史的回顾,更是对军人红色基因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座谈会上老军官们纷纷抢先发言,个个满怀激情诉说着206团的光荣历史和个人的成长进步史。特别是原206团1968年入伍今年78岁的副团长栗殿林声泪俱下的说,没有206团就没有我栗殿林的今天,只要祖国需要,我谁叫谁到!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206团的光辉的历史,将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传递下去,激励新一代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虽然硝烟已经散去,但206团的精神永远不会被遗忘,它将如同火炬,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摄影:单宝臣,张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