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日,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纪念日。98年前,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划破了旧时代的黑暗,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这一伟大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自此,八一军旗高高飘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军人忠诚担当、奋勇前行。
回顾历史,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立下了不朽功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军战士们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爬雪山、过草地,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征,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浴血奋战,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为建立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打出了国威军威,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和尊严。
进入新时代,人民军队面临着新的使命与挑战。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局部冲突频发的背景下,人民军队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从维和部队奔赴海外,在战火纷飞中守护和平,到亚丁湾护航,为国际航道安全保驾护航;从边境线上的坚守,寸土不让维护领土完整,到海上维权执法,坚决捍卫海洋权益,人民子弟兵以实际行动展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成为共和国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在和平年代,人民子弟兵同样是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守护神。每当洪水肆虐、地震突发、疫情蔓延等重大灾害和危机来临,人民子弟兵总是第一时间奔赴一线,冲锋在前、迎难而上,成为最美“逆行者”。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救灾现场,扛沙袋、堵决口、救群众,用身躯筑起一道道坚固的防线;他们争分夺秒,在废墟中搜寻生命迹象,为受灾群众送去生的希望;他们白衣执甲,投身抗疫一线,参与医疗救治、物资转运等工作,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贡献力量。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根本宗旨,彰显着军民鱼水情深的深厚情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民军队正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向着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这一目标,为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广大官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意志、更加过硬的本领,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忠诚担当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战略支撑。
科技兴军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国防科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航母编队驰骋大洋、歼-20战机翱翔蓝天、东风导弹威震四方、北斗卫星组网成功……这些先进装备的列装,极大地提升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人民军队积极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军事组织形态创新、军事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在未来战争中,科技将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人民军队必须紧跟世界军事发展潮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军事人才是强军事业的根本。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关键。近年来,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为军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广大青年官兵积极投身强军实践,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展现出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风采。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军事人才培养力度,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强军事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军民团结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在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让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同时,军队要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进军政军民团结。
八一军旗红,忠诚写担当。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向人民军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而努力奋斗!让八一军旗在强军征程上更加鲜艳夺目,焕发出新时代光彩!(辛集市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