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当下,一则军事动态引发了全球关注:国防部宣布,中俄两国海军将于8月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海空域举行“海上联合 - 2025”演习,演习围绕“联合维护战略通道安全”和“联合应对西太安全威胁”展开。此次演习不仅是中俄两国军事合作的重要举措,更在地区与全球层面蕴含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西太平洋地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连接着众多经济发达地区,是国际贸易的关键航道,也是军事力量角逐的重要区域。近年来,该地区安全形势日趋复杂,霸权主义行径、军事同盟扩张以及地缘政治博弈不断加剧。部分域外大国频繁在西太海域开展军事活动,搅乱地区和平稳定局面。在此背景下,中俄联合演习意义非凡。一方面,演习地点选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海空域,此地毗邻西太平洋,战略位置显要。中俄海军在此演习,可直接针对西太地区安全威胁展开协同应对训练,提升两国海军在复杂地缘环境下的作战能力和协作水平,增强应对安全挑战的实战能力;另一方面,这也向那些企图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势力发出明确信号:中俄两国携手共进,坚决捍卫地区和平与安全,绝不允许外部势力肆意破坏地区稳定。
从维护战略通道安全层面分析,海上战略通道是国际贸易的“生命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各国对海上战略通道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以及各类商品通过这些通道运输,保障通道安全对于各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海上战略通道面临诸多威胁,如海盗活动、恐怖主义袭击以及某些国家的军事挑衅。中俄两国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责任也有能力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通过联合演习,两国海军可在联合护航、反海盗、应对海上突发事件等方面进行协同演练,提升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的能力,确保海上战略通道畅通无阻,为全球经济发展营造稳定的海上环境。
在军事合作领域,中俄“海上联合”系列演习自201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0次,如今已成为两国海军合作的关键平台。此次“海上联合 - 2025”演习,将开展援潜救生、联合反潜、防空反导、对海作战等丰富课目演练。这些课目演练不仅能检验两国海军的作战能力,更能在实践中增进双方战术配合与战略互信。以防空反导演练为例,面对日益复杂的空中威胁,中俄两国海军通过共享雷达数据、协同作战指挥等方式,可有效提升应对空中目标的能力。在信息共享、战术协同过程中,双方加深对彼此作战理念和战术风格的了解,从而全方位提升海上联合行动水平。这种深度军事合作,并非针对第三方,而是为了提升两国自身防御能力,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
从国际秩序构建视角审视,中俄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国际秩序负有重大责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两国通过联合演习彰显共同反对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决心。当前,个别国家试图挑战国际秩序,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中俄联合演习向国际社会表明,两国坚决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反对任何破坏国际秩序的行为,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中俄两国海军在“海上联合”系列演习基础上,有望进一步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在合作深度上,双方可在新技术应用、联合指挥体系优化等方面加强探索,提升联合行动的效率和效果;在合作广度上,除传统海上作战领域,还可在海洋科研、海上人道主义救援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海上联合 - 2025”演习承载着中俄两国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保障战略通道安全、深化军事合作以及捍卫国际秩序的多重期望。此次演习将成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生动注脚,为地区和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在全球动荡变革期,中俄携手共进,定能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河北省辛集市辛集镇第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