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律服务普 法详细内容
祁门县创新普法路径 为“八五”普法收官添动能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刘莉莉  日期:2025-7-29 字体: [大][中][小]

    近年来,祁门县始终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通过创新形式、优化阵地、压实责任等举措,让法治精神浸润梅城,为“八五”普法收官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多元形式激活普法活力,“法润乡村” 绘就法治画卷

    突破传统普法模式,将法治元素与红色文化、非遗资源深度融合,创新推出“法润乡村”四季亲子游活动。在文堂故里,红色故事中穿插全民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让家长与孩子在革命旧址中感悟法治与国家安全的紧密关联。在祁红小镇,通过非遗祁红制作工艺展示中融入《民法典》案例讲解,让传统技艺与现代法律知识碰撞出独特火花。在祁遇稻田的游乐场里,既能轻松学习法律知识,又能让亲子感情在互动中悄悄升温。目前该活动已开展3期,累计吸引150 余户家庭参与,沉浸式体验让学法过程变得生动鲜活,实现了法治教育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的转变。

    阵地集群构建普法网络,因地制宜打造法治地标

    立足山区县情,整合各类资源打造普法阵地,做到乡镇法治广场全覆盖。塔坊镇民法典主题公园与法治候车厅相映成趣,村民候车时便能浏览法律知识。安凌镇打造芦荔法治文化阵地和雷湖民法典广场,让农耕文化与法治精神相得益彰。祁红乡塘坑头红色法治文化阵地更新再亮相,红色记忆与法治理念在此深度交融。县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摆放的普法“智能终端”,让群众在办理业务时就能享受“一分钟普法”服务,全年累计提供咨询服务 5000 余次,让法治服务触手可及。

    执法普法双向发力,责任落实筑牢法治根基

    围绕“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推出“执法普法工作日记”短视频拍摄活动。邀请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开展拍摄技巧剪辑等现场培训,全县13个执法单位的一线执法人员化身普法主播,用镜头记录执法现场的法治瞬间,捕捉执法人员与群众互动的暖心画面。通过展示基层的普法动态和一线的普法瞬间,用带着泥土气息的普法内容,通过“今日祁门”“祁门普法” 等新媒体平台传播,让执法过程成为生动的普法课堂,为法治祁门建设注入更鲜活的基层力量。

    从四季亲子游的沉浸体验到乡镇法治阵地的全域覆盖,从执法现场的即时普法到智能终端的便捷服务,祁门县以创新实践让法治精神融入城乡肌理,为“八五”普法收官交出了一份接地气、有温度的答卷。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