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董泽林:锻造堪当乡村振兴重任的高素质农村基层骨干队伍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董泽林  日期:2025-6-16 字体: [大][中][小]

    加强农村干部教育培训,是适应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战略之举,更是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群众信赖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固本之策。值此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决胜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之年,必须将农村干部教育培训摆在突出位置,深入领会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有力推动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深刻认识战略意义,筑牢乡村振兴组织根基。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石,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最终依靠坚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和广大村干部落地生根。当前农村工作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往往源于组织建设薄弱环节,导致政策执行偏差、服务群众不精准。加强教育培训,核心在于提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确保党的执政根基坚如磐石。我区正处于转型发展攻坚期,基层治理面临干群关系、土地权益、邻里纠纷等多重挑战,维护和谐稳定任务艰巨。村干部作为一线“哨兵”,是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的关键力量。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维护发展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定不移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

    聚焦核心能力提升,锤炼履职尽责过硬本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政策熟悉度与执行力是衡量村干部称职与否的核心标尺。现代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数字化深入发展,亟需村干部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养。必须主动适应新趋势,努力成为懂农业、懂市场、懂经营、懂法治的复合型人才。要拿出“钻”劲和“韧”劲,如饥似渴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与专业水平,当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带头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村干部威信源于真心实意为民办事解忧。必须时刻心系群众冷暖,遇事同群众商量,办事让群众满意,方能赢得真心拥护,巩固党在农民心中的崇高威望。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真诚倾听民声、真实反映民意、真情纾解民困,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严明作风纪律要求,树立清正廉洁实干形象。村干部要赢得信任,必须做到公道正派、廉洁奉公、勤俭务实。威信非源于“架子”与“威风”,而在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处理复杂问题、推动发展中展现引导力、驱动力与感召力。要敢于坚持原则,理直气壮宣传党的主张、弘扬正气、抵制歪风。要坚持实事求是,讲真话、报实情、干实事,与群众共同分析资源禀赋,谋划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径。要带着深厚感情,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实干担当凝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同时,要深刻反思短板弱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着力强化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方向、从政策法规中找依据、从先进经验中找方法的行动自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谋划思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实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找准符合本村实际的振兴路径与发展突破口,为未来发展开拓新局、注入动能。(作者单位:中共保定市莲池区委组织部)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