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青妇老详细内容
李梓漩:青年干部成长的“平衡木”把握固执与灵活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梓漩  日期:2025-4-30 字体: [大][中][小]

    在青年干部的成长之路上,固执与灵活恰似行走在“平衡木”两端的关键因素,需要精准把握。过于固执,容易固步自封,错失机遇;过度灵活,又可能流于圆滑,失去原则。只有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稳步前行,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固执,在某些情境下可体现为一种坚定的信念与执着的追求。青年干部应在理想信念上保持“固执”,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和各种诱惑,要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将此作为人生的“定盘星”。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优渥生活,固执地选择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用生命诠释了一名青年干部的信念与担当 。她这种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正是青年干部应有的“固执”。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青年干部也需要有固执的劲头,不能轻易言弃。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棘手的问题,若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终将一事无成。此时的固执,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是敢于迎难而上、啃下“硬骨头”的决心。

    然而,固执并非一味地坚持己见、冥顽不灵。青年干部不能被陈旧的思维定式和经验所束缚,要学会灵活应变。当今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青年干部具备灵活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在基层工作中,面对不同群众的诉求和复杂多变的情况,不能生搬硬套政策和经验,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工作方法。比如在乡村产业发展中,不能盲目跟风其他地区的模式,而是要深入调研本地的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路径。在沟通协调工作中,青年干部也要展现出灵活性。与同事、群众沟通时,要懂得换位思考,根据对方的性格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以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青年干部如何把握好固执与灵活的“度”呢?首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通过学习,拓宽视野,更新思维方式,从而能够更好地判断在何种情况下该坚持,何种情况下需变通。其次,要注重实践锻炼,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一次的实践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权衡利弊,找到固执与灵活的最佳结合点。再者,要善于总结反思,定期回顾自己的工作,分析在处理问题时固执与灵活运用是否得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青年干部的成长之路,是一场在固执与灵活之间寻求平衡的旅程。在坚守理想信念、原则底线的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灵活的思维,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定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