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商消费详细内容
叶金福:民宿“一房难求”呼唤“品质+内涵”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叶金福  日期:2025-4-29 字体: [大][中][小]

    “五一”假期临近,宁波民宿市场迎来预订高峰。前日,记者走访发现,5月1日至3日宁波民宿预订率普遍突破80%,部分特色民宿更是“一房难求”。(4月29日《宁波日报》)

    近年来,随着各地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民宿发展也如火如荼,民宿经济成了各地旅游市场的一个支柱产业,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而宁波也不例外。

    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一些地方在发展民宿产业时却陷入了“复制粘贴”的误区之中,生搬硬套地照搬他人“作品”。这些民宿虽有靓丽、光鲜的颜值,却难以赢得游客的认可,个中缘由,就是因为只有“颜值”而没有“品质”。

    其实,一个地方的民宿发展有没有“人脉”和“钱景”,除了当地的旅游资源是否丰富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民宿的“品质”和“内涵”,包括民宿的独特风格、市场规范化管理,以及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等等。只有“品质+内涵”,双管齐下,并驾齐驱,民宿经济才能得以持续、良性发展。

    今年2月份,文旅部公布了2024年甲级、乙级旅游民宿名单,一批风格独特、品质过硬的民宿成功入选,这验证了民宿发展不能“复制粘贴”,而要“品质+内涵”。只有品质过硬,内涵丰富,表里如一,这样的民宿才能被消费者“看得见”,也才能被消费者认可。

    因此,笔者以为,要让民宿发展既能“长久”又有“钱景”,就必须在“品质+内涵”上动脑筋,下功夫。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出台微观的旅游民宿“评价标准”,并指导当地民宿从业者对“标”打造,注重品质,做实旅游民宿的内涵发展,做到表里如一,以过硬的品质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不妨以“民宿评级”为推手,推动民宿市场规范化管理,促进民宿行业服务标准化发展,从而既为消费者选择民宿提供权威参考信息,又通过“官方认证”的方式加强优质民宿的市场识别度,引导更多民宿向合法合规、高品质、有特色的方向发展,形成正向竞争氛围。

    民宿“一房难求”呼唤“品质+内涵”。只要政府部门一手制定好旅游民宿“评价标准”,一手利用好“民宿评级”这一推手,做到双管齐下,促使民宿“品质化”“内涵化”发展,就一定能促使民宿发展“长久”而有“钱景”,从而既促进民宿经济的良性发展,又促进当地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最终实现“共赢”目的。(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