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赵梦婷:从“出圈考场”走向“青春舞台”——从荣昌考区事迹看基层便民服务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赵梦婷  日期:2025-4-28 字体: [大][中][小]

    近期,荣昌考区因“零失误组考”“暖心服务圈粉”登上热搜,考场外考生家长举着“为荣昌考区点赞”的横幅,成了春日里一道动人的风景。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在这次“出圈”之中看到了为人民服务要体现在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无数个日日夜夜中用匠心守规范、以真心优服务、凭恒心谋创新,方才绘就成基层服务中一张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画卷。

    以匠心筑根基,让细节成为“硬支撑”。 基层工作无小事,一丝一毫见真章,正是荣昌考区不言不语、润物无声的一个个细节,打动了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心。就像在基层工作中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家长里短;没有惊天动地,只有细水长流。是走访巡查时脚步丈量的大街小巷、是组织健康讲座时摆上的一排排板凳,是维持早上赶大集秩序时的声声招呼......但正是在这日复一日的“小事”中,我慢慢读懂了基层便民服务的真谛:基层的“大”,从来都藏在群众的“小”里。青春的价值,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在反反复复的琐碎细节中,把“为人民服务”写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以真心优服务,让温度成为“暖底色”。真正“出圈”的从来不是一场考试,而是考务工作中处处体现的人情味。在工作中,伏下身子才能听见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和最真实的心声。基层的温度就藏在“多跑一趟路”“多说一句话”“多搭一把手”的细碎里,藏在群众欲言又止时的一个眼神里,藏在他们办好业务时的一声“谢谢”中。真正的便民服务,从来都不在文件里、报表中,而在我们与群众并肩走过的每一条乡间小路上,在我们为他们弯腰时滴落的每一滴汗水中,是蹲在田埂上看庄稼长势,是坐在门槛上听老人唠叨,更是在日常间隙收集大家的“急难愁盼”。

    以恒心谋长远,让创新成为“新引擎”。荣昌考区中,各类小程序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帮助广大考生方便快捷解决实际问题。面对新时代基层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年轻基层干部应该主动扛起创新大旗,发挥年轻人的“数字嗅觉”,让传统服务插上科技的翅膀。借助事务公开平台让群众更了解干部的工作内容,沟通联系智能饮水设备帮助居民解决饮用水问题等等,创新从来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贴着群众需求的“精准出招”,基层创新不是追求“高大上”的技术,而是用心找到传统智慧与现代方法的结合点,让服务既有效率又有温情。

    荣昌考区的“出圈”,是基层治理的一次微缩呈现。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深度思考这次“大考”中的经验和方法,以规范为尺、以民心为秤、以创新为桨,在基层的广阔舞台上,书写更多“出圈”而不“出局”、亮眼更亮心的青春答卷。(作者单位:公园街道办事处)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暂时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