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法治论坛详细内容
廖卫芳:安装震楼器“以噪制噪”不可取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廖卫芳  日期:2025-4-24 字体: [大][中][小]

    近日,广州某小区住户之间存在纠纷,7楼住户疑似安装了“震楼器”报复8楼,一阵阵规律性振动的噪声持续了两三年。家住9楼的支先生也遭遇堪称现代版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本是楼下邻居的恩怨情仇,却让住在9楼的他苦不堪言。每当夜深人静,楼板下的震动便准时响起,这简直就是一种慢性折磨。(4月24日《钱江晚报》)

    同住一幢楼,楼上的住户因小孩跑动、宠物吠叫等原因而发出一些声响噪音,这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按说,楼下住户如果觉得楼上的住户声响噪音太大,影响自己休息,只要当面向楼上住户提醒一下,楼上住户适当注意一点,声响噪音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双方的矛盾纠纷也就化解了。

    但问题是,一些楼下的住户在面对楼上住户的声响噪音时,不是采取沟通的方式予以化解矛盾纠纷,而是采取安装震楼器“以噪制噪”的方式予以反击,这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打开方式。正是因为楼下住户采取了“以噪制噪”的报复方式,这才让其他邻居也“遭了殃”。当然,也让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越积越深。

    其实,生活中,邻里之间因声响噪声问题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屡见不鲜。笔者以为,在处理这类矛盾和纠纷时,双方理应遵循“和睦、友善”的原则,心平气和地妥善解决问题,而不应安装震楼器“以噪制噪”,进一步激化矛盾和纠纷。

    以震楼器为例。众所周知,震楼器就是一种震动马达,通过接触楼板或墙壁,把震动声传到隔壁住户或楼上楼下住户,这不仅是一种扰民行为,更会对房屋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这也违反《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可见,安装震楼器“以噪制噪”,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更有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并涉嫌违法。

    俗话说:“邻里好,赛金宝。”融洽、和睦的邻里关系不仅有利于家庭和谐幸福,也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因此,笔者以为,邻里之间遇上类似声响噪音问题时,不妨多些理解,多些宽容,学会通过正当方式化解矛盾和纠纷。如此,邻里纠纷才能解决好,邻里关系才能维系好。

    总之,一句话,安装震楼器“以噪制噪”不可取。(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