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必须始终保持 “永远在路上” 的政治清醒,以钉钉子精神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镌刻在基层治理的基因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 “立规矩” 开始,制定出台八项规定,推动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225275 起,批评教育和处理 312907 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 221369 人。这些数字背后,是政治生态的持续净化,是群众满意度的显著提升,更是党心民心的深度交融,实现了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的成果,呈现 “一子落、满盘活” 的效果。
群众的身边小事就是作风建设的大事,群众呼声意见就是中央八项规定最真实的 “晴雨表”。新时代的作风建设需要与时俱进的战术战法,需要贴合基层实际的查摆举措。党员干部要以 “入山问樵、遇水问渔” 的谦逊心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全面深入了解群众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和建议,从群众 “牢骚话” 中掌握真问题,在群众 “家常话” 里寻找真方法,通过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的深入查摆,让问题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真正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成为指导工作的行动指南。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要持续完善 “抓常、抓细、抓长” 的工作机制,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要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整合公务消费、会议审批、项目招标等关键领域信息,完善党内监督与社会监督衔接机制,畅通群众线上评议、企业反向评价等外部监督渠道,形成 “内外联动” 的立体监督网络。完善量化考核机制,制定作风建设分级分类评价标准,将精简文风会风、规范公务行为、优化服务效能等要求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实现考核标准从定性模糊向定量精准转变。深化刚性问责制度,实施任前廉政责任背书、任中作风履职评议、离任廉洁审计的 “闭环管理”,对隐形变异、反弹回潮的作风问题实施终身追责,让八项规定持续激浊扬清,让心存敬畏真正成为日常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