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精兵简政,继续把这项工作抓下去。”这一行动不仅体现了对基层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对基层干部的深厚关怀。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各级党组织要持之以恒紧抓基层“痛点”,直击“难点”,疏通“堵点”,使基层干部“轻装前行”为民服务,让基层减负真正减出实绩、减出实效。
寻根不止步,避免“问迹不问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思想问题不解决,基层减负只能是“按下葫芦起了瓢”,无非是书面通知成了口头指示、“笔尖”负担成了“指尖”负担。基层干部不仅身处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更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最先一公里”。要彻底解决“文山会海”的顽疾,就要进一步明确精文减会的具体标准和尺度,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看“金杯”看“口碑”、不重“面子”重“里子”、不为“造势”为“造福”,彻底铲除滋生基层重负的思想土壤。
溯源不设限,避免“抓下不抓上”。俗话说得好,“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强化问题摸排,真正找到“形式主义”的根源,通过取消“制度上墙”、出台容错机制、减少突击检查、严格“四不两直”等举措,让基层干部从被追责的恐慌中解脱出来。因此,基层减负必须自上而下抓好源头治理,上级部门要坚持刀刃向内,切实检视整改会议过多、文件过繁、检查过频等问题,要立足实际健全权责清单,严防死守“推责留权”。
抓长不懈怠,避免“顾前不顾后”。“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要深入检视“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主动整改、带头整改,要充分听取基层干部的心声,围绕基层干部需求精准施策,为广大基层干部“解压”“松绑”。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改革意识,强化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实现对基层工作的精准管理和高效服务。要细化工作责任,尤其要突出主管部门的作用,不能以“属地管理”之名,将责任推给基层,以实地调研来代替“纸上调研”,在群众工作中自然留痕,减少台账的厚度,增加为民服务的温度,真正干出群众满意的政绩。(投稿单位:东光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