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民生作为重中之重贯穿始终。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这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坚实保障。
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在“想民所想”中倾听民生“呼声”。”古往今来,心系百姓者,百姓亦铭记于心。从“十四五”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到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巩固,桩桩件件都彰显着党对民生的关切。“十五五”期间,党员干部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主动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通过实地走访、线上问卷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诉求。要建立民生问题台账,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动态跟踪,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如春风化雨,以真情换民心、以倾听聚民力。
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担当,在“急民所急”中解决民生“难题”。民生工作贵在实效,若只停留在“口头承诺”,再好的规划也会沦为“空中楼阁”。面对就业市场“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需双管齐下:一是针对市场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竞争力;二是搭建企业与求职者精准对接平台,破解供需错配困境。在医疗领域,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号”。针对“一老一小”照护难题,既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也要构建“政府+社区+企业”普惠托育体系,以政策温度化解群众心头之忧,用实际行动提升民生获得感。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在“解民所困”中筑牢民生“根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十五五”期间,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扎实推进民生改善。一方面,要在社会保障上持续发力,不断扩大覆盖范围、稳步提高保障水平,织密织牢民生安全网,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另一方面,要在乡村振兴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从愿景变为现实。无论面对经济波动还是风险挑战,都要坚守“为民”初心,以持之以恒的执着筑牢民生底线,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年年有改善、岁岁有提升”。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十五五”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广大党员干部要厚植人民情怀,在“想民所想、急民所急、解民所困”中书写民生新答卷,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让强国梦在民生福祉的持续增进中照进现实。(阜城县漫河镇党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