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是时代的坐标,也是精神的灯塔。近日,中央宣传部授予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农村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的优秀代表”,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向他学习。一时间,徐淙祥的事迹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他为榜样,为端牢“中国饭碗”、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学习徐淙祥,要学他扎根土地的坚守。高中毕业后,徐淙祥放弃其他机会,毅然回乡务农,只为让乡亲们吃饱饭。这一坚守,便是五十余载。其间,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与挫折,他都未曾离开土地半步。他深知,土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只有扎根土地,才能真正了解土地的需求,种出高产优质的粮食。在当下,一些人向往城市生活,对农业农村避之不及,徐淙祥的坚守显得尤为可贵。党员干部当以他为标杆,将个人的理想追求深深植根于乡村振兴的壮阔实践中,
让人生价值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灼灼发光。
学习徐淙祥,要学他科技兴农的探索。面对农作物产量低、品质差的困境,徐淙祥没有墨守成规,而是积极探索创新。他承担国家和省市县农业科技协作、攻关试验示范项目,培育出“太丰8号”“太丰3号”小麦新品种和“太丰6号”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还将自己的种粮经验编成打油诗,传授农业技术。在他的带动下,太和30万亩耕地采用“大户带小户”协作模式,农民户均年增收超2000元。这便是“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生动写照,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员干部当以徐淙祥为典范,永葆勇于创新的锐气、敢为人先的魄力,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不断探索农业科技应用的新路径,让科技真正成为撬动粮食增产、托举农民增收的坚实支点。
学习徐淙祥,要学他带动共富的担当。“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这是徐淙祥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践行半生的行为准则。他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举办技术培训,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他牵头成立合作社、种粮大户协会,带动2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让乡亲们共享发展成果。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需要更多像徐淙祥这样有担当的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党员干部要以他为榜样,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投身农业农村发展的热潮,让共同富裕的种子在田野间生根结果,结出更丰硕的民生果实。
“农,天下之大本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时代楷模”徐淙祥为标杆,牢记“国之大者”,把“多种粮、种好粮”的使命扛在肩上,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添砖加瓦,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成色更足。(作者单位:阜城县漫河镇党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