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敦煌夜色下的平安守护:特警武警武装联勤巡逻筑牢丝路法治防线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  日期:2025-10-1 字体: [大][中][小]

    夜幕低垂,鸣沙山的轮廓在月光下若隐若现,敦煌某景区中门的灯火却依旧明亮。一支由敦煌特警与武警组成的武装联勤巡逻队正步伐铿锵地穿梭在景区周边,他们的身影成为丝路古城夜晚最坚实的法治安全屏障。
 
    联勤机制升级,织就丝路治安“防护网”
 
    为深化平安敦煌建设,提升旅游城市社会面治安防控能级,敦煌市公安局联合驻地武警部队创新推出特警+武警武装联勤巡逻机制。该机制打破警种壁垒,整合公安特警的实战经验与武警部队的专业素养,针对敦煌旅游旺季人流密集、夜间治安防控压力大的特点,实现了“屯警街面、快速反应、联动处置”的全时段安保格局。
 
    巡逻队配备防暴盾牌、长棍、警用枪械等装备,特警队员身着黑色执勤服,肩佩“敦煌特警”标识,武警战士则以迷彩戎装亮相,两者形成的“黑白配”巡逻方阵,既彰显了法治权威的震慑力,又成为敦煌夜游场景中一道独特的“平安风景线”。据敦煌市公安局数据显示,自该机制运行以来,景区及周边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42%,游客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达98.7%。
 
    丝路法治护航,守护游客与市民“双平安”
 
    “看到特警和武警一起巡逻,我们在敦煌的夜游体验特别安心。”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先生一家三口在景区中门附近拍照时,对巡逻队竖起了大拇指。武装联勤巡逻队不仅是违法犯罪的“克星”,更是法治宣传的“移动阵地”。
 
    一次巡逻中,队员们发现两名游客因景区消费纠纷争执不休。特警队员立即上前开展法律宣讲,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耐心调解,最终促使商家退还不合理收费,游客也为自己的过激言辞道歉。“在旅游城市,每一次纠纷调解都是一次法治教育。”参与调解的特警队员表示,他们坚持“调解+普法”同步推进,让法治精神浸润丝路游客的旅途。
 
    对于本地市民而言,巡逻队的存在同样意义重大。居民李阿姨说:“以前晚上在景区附近散步还有些担心,现在看到他们天天巡逻,我们的夜生活也丰富多了。”这种安全感的提升,正是法治建设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体现。
 
    坚守戈壁月夜,诠释政法铁军责任担当
 
    敦煌的夏夜温差悬殊,白日酷暑难耐,夜间凉意袭人,但巡逻队员们从未因环境艰苦而有丝毫懈怠。旅游旺季时,他们每天要完成12小时不间断巡逻,步巡里程累计超20公里。
 
    在一次中秋夜巡逻中,景区突发短时强降雨,特警与武警队员们顶着风雨继续执勤,雨水浸透了警服与迷彩,泥浆裹满了作战靴,但他们的巡逻节奏丝毫未乱。有游客想给队员们递伞,被他们婉拒:“谢谢关心,我们多站一分钟,大家就多一分安全。”简单的话语背后,是政法干警对“平安敦煌”的庄严承诺。
 
    武警战士小张是甘肃本地人,选择在敦煌参与联勤巡逻,他有着自己的理解:“敦煌是丝路明珠,守护这里的平安,就是守护中华文化的展示窗口。我们多流一滴汗,游客就能多一份舒心,这比什么都有意义。”
 
    结语
 
    敦煌特警与武警的武装联勤巡逻,是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在丝路古城的鲜活实践。它不仅是一项治安防控机制,更是法治精神在基层治理中的具象化表达——通过常态化的武装巡逻,让法律权威看得见、摸得着,让群众在每一次平安守护中感受到法治的温度。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鸣沙山上时,完成夜间巡逻的队员们才踏上归程。他们的坚守,换来了敦煌夜晚的安宁祥和,更让丝路法治的光芒在月牙泉边熠熠生辉。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征程上,这样的“平安哨兵”正以忠诚与担当,为千年丝路的繁华续写着新时代的法治篇章。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