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事业发展的 “生命线”。党员干部作为组织工作的具体实践者,既要坚守政治底色,又要创新工作方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筑牢组织根基、激发队伍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锚定政治方向,以 “绝对忠诚” 筑牢组织工作之魂。
政治属性是组织工作的第一属性,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做好组织工作的首要准则。一方面,要把 “两个维护” 贯穿工作始终,在干部选拔、基层党建、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中,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对标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组织工作不偏航、不走样。例如,在干部考察中,既要关注业务能力,更要突出政治素质,深入考察干部在重大任务、关键时刻的政治立场和担当精神,把 “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 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另一方面,要强化理论武装的穿透力,通过专题培训、主题党日、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支部、进党员头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将政治忠诚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让组织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二、聚焦群众需求,以 “为民初心” 夯实组织工作之基。组织工作的根基在群众,力量在群众。党员干部做好组织工作,必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让组织工作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在基层组织建设中,要主动下沉一线,摸清基层党组织建设的 “痛点”“难点”—— 针对部分农村党组织凝聚力不足的问题,可通过选优配强村 “两委” 班子、开展 “党员联户” 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针对城市社区治理难题,可推动 “党建 + 社区治理” 模式,整合党员志愿者、社会组织等资源,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养老、教育等实际问题。同时,要健全群众评价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组织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定期开展调研走访,倾听群众意见,让组织工作真正成为连接党和群众的 “连心桥”。
三、坚持守正创新,以 “实干担当” 激活组织工作之力。新时代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员干部既要坚守传统优势,又要勇于开拓创新,以实干精神推动组织工作提质增效。在工作方法上,要善于运用数字化手段,例如搭建智慧党建平台,实现党员管理、组织生活、党费收缴等工作的线上化,提升组织工作效率;在人才工作中,要打破传统思维,针对地方发展需求,探索 “柔性引才”“项目引才” 等新模式,为地方发展汇聚人才力量。在工作作风上,要发扬 “钉钉子” 精神,面对组织工作中的复杂问题,不回避、不推诿,以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担当,一抓到底、务求实效。例如,在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中,既要制定清晰的标准体系,又要加强跟踪指导,及时解决基层遇到的困难,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让组织工作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