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李鹤:绷紧 “廉洁弦” 过好 “双节关”​;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鹤  日期:2025-9-30 字体: [大][中][小]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团圆氛围渐浓,廉洁考验也随之而来。中央纪委办公厅此前印发通知,要求从严纠治 “四风”、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节日风气划定 “硬杠杠”。广大党员干部当以 “清” 为基、以 “廉” 为要,在思亲念家之时更守初心本色,让 “廉味” 浸润佳节。 

    破 “心中贼”,以思想自觉筑牢廉洁防线“。思想松一寸,行动散一尺。”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现实中,不少党员干部滑向违纪深渊,根源正是 “心中贼” 未除 —— 总抱着 “小节无害” 的侥幸,觉得 “一次没关系”“小事不打紧”,最终在温水煮青蛙中丧失底线。 思想是廉洁的 “总开关”,唯有拧紧开关,才能行稳致远。党员干部要持续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刻在脑中、融入日常,时刻绷紧 “纪律之弦”。摒弃 “小心思”、破除 “侥幸心”,以 “抬头有敬畏、心中有规矩” 的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让清廉成为节日的 “底色”。

    拒 “舌尖腐”,以行为自律明晰底线红线。“一顿饭、一杯酒,看似小事,实则是作风建设的大事。” 违规吃喝从来不是单纯的 “人情往来”,而是权钱交易的 “敲门砖”、利益勾结的 “温床”。翻看落马官员的忏悔录,不少人都是从 “一桌餐”“一场酒” 开始,在推杯换盏中迷失方向,在 “吃拿卡要” 中突破底线,最终一步步坠入腐败泥潭。 双节期间,人情往来密集,更需警惕 “舌尖上的腐败”。党员干部要从政治高度看待违规吃喝问题,认清其背后潜藏的 “七个有之” 风险,坚决对 “公款吃喝”“违规宴请” 说 “不”,对 “人情饭局”“利益酒局” 亮 “红灯”。不搞 “小节论”、不打 “擦边球”,以 “零容忍” 态度抵制 “舌尖腐”,让清爽的同志关系、规矩的上下级关系成为节日常态。 

    防 “微腐败”,以纪律自觉守牢清廉关口。“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节日期间,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常以 “小意思” 为 “糖衣炮弹”—— 一条烟、一张卡、一个红包,看似 “礼轻情意重”,实则藏着 “围猎” 的算计。他们用 “小恩小惠” 拉近距离,用 “人情往来” 套牢手脚,让党员干部在不知不觉中放松警惕,最终 “栽了跟头”。 “小腐败” 可能酿成 “大祸害”,“小意思” 实则是 “大陷阱”。党员干部要时刻念好 “纪律紧箍咒”,常看警示教育案例、常思腐败危害,从他人的教训中汲取警醒,提前打好 “廉洁预防针”。

    炼就 “火眼金睛”,看穿 “小意思” 背后的 “大企图”,对各类 “节日馈赠” 坚决不接、不拿、不收,对 “人情围猎” 坚决不沾、不碰、不踩,以 “手净、嘴净、心净” 的自觉,干干净净会亲友、清清爽爽过双节。 月圆情浓时,清廉最珍贵。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的温馨时刻,更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作风的 “试金石”。广大党员干部当以 “慎微、慎初、慎独” 的自觉,绷紧廉洁之弦、守牢清廉之关,让 “廉风” 护佳节、“清风” 暖人心,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