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2 日,我国海军歼 - 15T、歼 - 35 和空警 - 600 三型舰载机在福建舰成功完成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通过实战验证,福建舰正式具备电磁弹射与回收能力。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明确指出,此次训练为后续舰载机融入航母编队体系奠定坚实基础,是我国航母建设的重要跨越。
技术突破铸就海空利剑
此次亮相的三型舰载机构成航母作战 "黄金三角":歼 - 35 作为五代隐身舰载机,以 "满油 + 隐身构型" 实现精准突防,堪称 "海空尖刀";歼 - 15T 经全面升级后可 "满油满弹" 升空,凭借强大载弹量实施饱和打击,好比 "重拳出击";空警 - 600 作为我国首型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更构建起 "海空司令部",将预警探测范围大幅延伸,使航母编队实现从 "阶段性存在" 到 "持续性掌控" 的质变。
背后的电磁弹射技术更彰显硬核实力 —— 这套完全自主研发的系统,能在 2-3 秒内释放相当于 7 万台空调的瞬时功率,既适配 30 吨级战机,也可满足轻型无人机需求,可靠性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正是这项核心技术,让先进舰载机的作战效能得到极致发挥。
强军兴邦守护和平发展
舰载机起降训练的成功,是我国海军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正如海军航空大学韩维教授所言,三型战机与福建舰的 "双向赋能",推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实现 "代际跨越",为远海防卫任务提供核心支撑。从辽宁舰实现 "零的突破",到山东舰缩短战斗力生成周期,再到福建舰掌握弹射技术,中国航母用十余年走完西方数十年的发展之路,彰显了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实力。
强大的国防是民生福祉的坚实保障。我国海军始终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航母力量的提升不仅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全球航运安全、参与国际救援的重要基础。这柄 "和平之剑",正为区域稳定与世界和平注入正能量。
军民同心共筑强国根基
国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更凝聚着地方力量的深厚积淀。我市始终牢记 "强国必须强军" 使命,通过开展 "航母精神进校园" 国防教育活动、落实退役军人优抚政策、支持军工配套企业技术创新等举措,持续深化军民融合发展。从校园里的国防课堂到企业中的技术攻关,军民同心的磅礴力量,正是强军兴邦的根本所在。
从抗战胜利 80 周年阅兵的惊艳亮相,到福建舰甲板上的完美起降,中国海军的每一步跨越都见证着民族复兴的征程。随着福建舰试验训练稳步推进,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现代化海军正在加速成长。让我们携手同心,以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共同见证新时代中国的崛起荣光!(茹荷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