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范管理。在法院对面建立规范化的商调中心阵地,选聘有行业影响和社会威望的企业经营者、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调解员,公示《办理流程》和《收费标准》,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商调中心在阳光下规范运行。截至目前,建成规范化办公阵地120平米,建立完善规章制度13个,运营模式辐射至邻水等3个区市县。
(2)创新模式。创新“诉前调解+赋强公证”和“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的民商事纠纷化解模式,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效力,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强保障”的纠纷化解新路径,有效破解“调解易、履行难”难题。截至目前,提供法律咨询160余件,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调解涉企案件263件,涉及金额8000余万元。
(3)多元联动。深化诉调对接机制,整合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资源,与商会、政协等共建“1+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截至目前,委派4名调解人员入驻法院,实现调解案件互推,法院民商事案件受理量同比下降20%,涉案主体纠纷调处平均节省20个工作日。(广安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