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张三妮:“9.18”:在社区沃土上铭记历史,照亮未来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张三妮  日期:2025-9-18 字体: [大][中][小]

    每年9月18日,防空警报划破长空时,社区里总会浮现熟悉的场景:长辈们驻足默哀,眉宇间凝着岁月的厚重;孩童们停下嬉闹,带着好奇探寻警报背后的意义;我们这些社区工作者,则忙着将历史的印记,悄悄融入社区的日常肌理。对我们而言,“9.18”从不是书本里遥远的符号,而是与社区发展同频共振的“精神坐标”——唯有铭记来路的艰辛,才能清晰照亮社区共建共治的未来。

    铭记历史从不是为了沉溺过去,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团结、坚韧”的精神力量,凝聚社区发展的向心力。在社区治理中,难免会遇到邻里间的分歧、利益上的磕碰,此时我们总会以历史精神为指引,引导居民跳出“小家”的计较,看见“大家”的共同利益。我们会通过座谈交流等形式,让居民感知前辈们为集体、为国家拼搏的胸怀,从而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如今社区的志愿力量日益壮大,从邻里互助到家园建设,居民们主动参与的热情背后,正是历史精神转化的凝聚力——它像“黏合剂”一般,让陌生的邻里渐成“一家人”,让社区更有温度与活力。

    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更要做“烛照未来”的践行者,把历史赋予的责任感,转化为服务居民、建设社区的实际行动。“9.18”教会我们的,不仅是“不忘过去”,更是“守护当下、开创未来”。我们会紧盯居民的需求:关注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让独居老人、困境家庭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完善社区的基础设施,从安全防护到便民服务,让居住环境更舒心;助力居民的发展需求,从就业帮扶到技能提升,为年轻人搭建成长平台。社区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事事连着“未来”——每一次上门走访、每一次矛盾调解、每一次服务升级,都是对“守护当下”的践行,都是对“照亮未来”的诠释。

    防空警报的余音会渐渐散去,但“9.18”的精神永远扎根在社区的土壤里。我们既是历史的“传声筒”,将岁月的启示传递给每一位居民;也是未来的“筑路人”,用实际行动为社区铺垫更美好的明天。只要我们始终以历史为镜、以责任为肩,就能让居民在铭记中凝聚力量,在传承中携手前行——毕竟,每一个和谐向上的社区,都是国家繁荣发展的缩影;每一代人对历史的敬畏,都是照亮未来的光。(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龙泉西社区)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