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于精微处广志 秉热忱而笃行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网宣  日期:2025-9-18 字体: [大][中][小]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一重要论述为年轻干部成长点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既要有“致广大”的胸怀格局,更要有“尽精微”的实干作风,在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

    精准对接需求,在躬身实践中践行宗旨。为民服务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上。要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一线,用"绣花功夫"摸清群众需求。政策制定时善于"换位思考",推进工作时常行"现场办公",评估成效时多看"群众笑脸"。练就"接地气"的真本领,学会用群众语言解读政策,用百姓智慧化解矛盾。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当好"协调员",在民生实事落实中做"施工队长",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把党的好政策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获得感、幸福感,让服务更接地气、更暖人心。

    创新工作方法,在攻坚克难中增长才干。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要掌握"解剖麻雀"的工作方法,善于从具体问题中发现普遍规律。解决一个民生难题,形成一套工作方法;办理一件群众诉求,总结一类服务标准。要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既要用好新技术提高服务效率,也要保持"面对面"交流的温度。推广"指尖办""网上办"的同时,完善"上门办""帮代办"服务模式,不能让屏幕代替脚步,不能让数据代替真情。在推动政策落地的同时,结合实际细化措施,避免"一刀切",确保各项惠民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基层。

    注重长远实效,在久久为功中彰显担当。为民服务既要立足当下,也要着眼长远,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多干一些打基础的工作,在民生工程中重质量胜过重速度,在服务群众时看长效不要看一时。要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建立民生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对承诺事项坚决兑现到位。既要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也要扎实推进基础性、普惠性民生建设,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群众口碑。完善跟踪问效机制,对已办结的民生实事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不反弹、成效可持续。通过建立民生项目评价反馈机制,让群众成为工作成效的最终评判者。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我们的蓝图是宏伟的,我们的奋斗必将是艰巨的。"枝叶关情""精益求精",让我们用"笃行不怠"的实干作风,书写无愧于时代新篇章。(河北保定莲池区委组织部)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