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刘新茹:新风讲评会,群众站“C 位” 陋习靠边站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刘新茹  日期:2025-9-11 字体: [大][中][小]

    在江西抚州的乡间,夜幕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灯火通明,村民们围坐一起,听新风讲评员用乡音乡语讲述身边事:张家嫁女不要彩礼、李家简办白事省下钱创业、王家带头破除迷信……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宣讲会,而是一场让群众当主角、让陋习现原形的“新风讲评会”。一把话筒,一个讲台,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只有贴近生活的评议,却让移风易俗工作真正活了起来。

    这把话筒交得好,交出了基层治理的新思路。过去,移风易俗工作往往陷入“干部喊破嗓子,群众无动于衷”的困境,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人人痛恨,却又人人“随大溜”,生怕成为“出头鸟”,抚州市的实践却让人眼前一亮——干部退后一步,群众向前一步。全国文明家庭代表黄阳云这样的普通村民成为讲评员,用自家“嫁女不收彩礼”的实例说话,比什么文件规定都更有说服力,基层党组织和干部的角色从“主演”转变为“导演”,从台前发令到幕后支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群众成为移风易俗的真正主角。

    这个讲台搭得妙,搭出了干群关系的新境界。新风讲评会的场地不拘一格——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祠堂厅堂,哪里群众聚集,哪里就是讲台。讲评员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没有主席台的高低之分,没有讲台上的距离感,这种平等交流的氛围,让群众敢讲真话、愿吐心声,收集到的840余个问题建议才如此真实接地气。干部通过这种方式听到了最真实的民声,群众通过这个平台感受到了最真切的尊重,干群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心贴得更紧了。

    这种评议评得巧,评出了乡村治理的新效能。新风讲评会不仅是宣传平台,更是治理抓手,对好人好事的表扬、对陈规陋习的批评,逐渐形成群众公认的行为准则,进而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村规民约。黎川县洵口镇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志刚的比喻很形象:“移风易俗如同为老树修枝剪叉”,这修剪的过程不是靠行政命令一刀切,而是通过群众评议慢慢形成共识,让新风尚自然而然生长起来,近 5 万场讲评会的背后,是基层治理从“管治”向“共治”的深刻转变。

    新风讲评会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群众底色”,有强行摊派的任务指标,没有照本宣科的枯燥说教,有的是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教育感染力,是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治理智慧。当群众从“被动接受者”变“主动参与者”,当干部从“管理者”变为“服务者”,移风易俗就不再是难以推动的硬任务,而是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抚州的新风讲评会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它抓住了“铸魂”的关键——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这把交给群众的话筒,这个让群众站 C 位的讲台,值得我们为之喝彩,更值得广大基层学习借鉴。(河北吴桥沟店铺乡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