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赵江樱:让热线“热”在民心,“线”通幸福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赵江樱  日期:2025-9-8 字体: [大][中][小]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12345热线服务的意见》,为这条深入千家万户的政务服务热线注入了新动能。一条热线,如何从“打得通”到“办得妥”,从“听得到”到“信得过”?这需要一场从理念到实践的深刻变革。

    倾听要有深度,更要带温度。真正的倾听,从来不只是耳朵的事,更是心与心的交流。大数据的运用不是为了冷冰冰的统计,而是为了更好地感知民情冷暖。预判话务高峰、动态调配资源,体现的是未雨绸缪的用心;拓展微信、APP等多渠道受理,彰显的是随时随地都在线的诚意。当一位老人在寒夜里咨询供暖问题能迅速得到回应,当一个家庭在暴雨中求助能第一时间获得帮助,这样的热线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知心人”。

    办理要有速度,更要显力度。群众打热线最怕听到“正在转接中”,更怕遭遇“踢皮球”。“接诉即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承诺。责任清单要细化到具体科室,办理流程要实现全链条可视化,跨部门问题要建立“吹哨报到”机制——这些创新举措都在推动政府服务从“办得了”向“办得好”转变。重要的是,要让每一个诉求都有回音,每一个问题都有着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说了不白说”。

    评价要有尺度,更要见温度。考核指标不应停留在“几分钟接听”“几天办结”的数字游戏上,而应聚焦于群众脸上的笑容和心里的满意。分类评价机制尊重不同诉求的特殊性,“过程+结果”双维度评估关注办理的全貌,“二次办理”机制给不满意诉求第二次机会——这些设计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当人大代表、市民代表都成为热线的“评价官”,这条热线就真正成为了凝聚社会共识的桥梁。

    小热线承载大民生。12345热线看似简单,却承载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深刻内涵。它既是社情民意的“传感器”,也是政府工作的“试金石”,更是凝聚人心的“连心桥”。当每一个电话都被重视,每一个诉求都被善待,每一个问题都被认真解决,这条热线就能真正“热”在民心,“线”通幸福。 热线服务的升级之路,也是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之路。用技术赋能服务,用制度保障落实,用真心换取信任,这条小小的热线,必将托举起千家万户的大幸福。(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统计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