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青年干部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也肩负着 “强国一代” 的使命担当。当 “后浪” 奔涌汇入时代洪流,如何在时代的考卷上写下属于青年的答案?答案或许藏在 “志” 与 “行” 的辩证里,藏在 “知” 与 “行” 的统一中。
以理想为灯,在时代浪潮中锚定方向。青年干部的理想信念,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精神坐标。在改革攻坚的深水区,面对 “啃硬骨头” 的压力,需要用 “革命理想高于天” 的情怀校准航向;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面对 “打基础利长远” 的考验,需要以 “功成不必在我” 的境界笃定前行。理想的光芒,能让青年干部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不迷向、在急难险重的任务前不退缩,始终保持 “向上的力量”。
以担当为笔,在实践熔炉中锤炼本领。“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成长从无捷径可走。青年干部既要敢接 “烫手山芋”,在矛盾集中的前沿阵地学会 “解扣子”“疏堵点”;也要愿当 “螺丝钉”,在平凡岗位上把简单的事做好、把重复的事做精。无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突破,还是守护民生温度的点滴付出,担当的姿态从来都是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不回避问题,不畏惧挑战,以 “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把每项工作都做成经得起检验的 “精品工程”。
以实干为墨,在为民服务中厚植情怀。青年干部的成长轨迹,应当始终与群众的需求同频共振。少一些 “纸上谈兵” 的虚功,多一些 “脚下沾泥” 的实招;少一些 “盆景式” 的作秀,多一些 “沉浸式” 的服务。把群众的 “表情包” 当作工作的 “晴雨表”,把基层的 “活情况” 变成决策的 “参考书”,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既解决具体问题,更涵养 “枝叶总关情” 的初心。实干的分量,终将沉淀为群众心中的口碑,成为青年干部最坚实的成长基石。
青年之字典,无 “困难” 之字;青年之口头,无 “障碍” 之语。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当以理想为帆、以担当为桨、以实干为舟,在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更加美好的中国。(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小王庄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