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招租在即,墙上却突然鼓了个大包?近日,江油法院通过实地勘察、释法析理、共商方案、专业修复,用一场“看得见、摸得着”的调解,成功化解一起因墙体质量问题引发的邻里纠纷,既修复了破损墙体,更弥合了邻里关系。
一墙之隔起纷争
王某与李某的商铺相邻而居,本该是互谅互让的邻里,不料,王某在某日招租时发现,与李某商铺共用的隔墙靠己方一侧出现明显鼓包。为查明原因,王某拆除了部分鼓包墙体,发现隔墙由红砖与轻质气块拼接而成,该质量问题不仅影响商铺正常使用,更暗藏安全隐患。随后王某诉至法院,要求李某对墙体恢复原状并赔偿损失。
实地勘察寻症结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践行“法官多跑腿,群众少折腾”的工作理念,第一时间前往涉案房屋实地勘查。在双方当事人、物业及周边商户的共同见证下,法官对墙体鼓包范围、材质构成、承重情况等进行细致勘察;而后又走访了开发商以及同类型其他商铺,还原商铺交付时的墙体原始状态,为后续解决方案奠定事实基础。
共商方案破僵局
房屋状态勘察完毕,修复方案如何选择成为下一步争议焦点:若将该墙整体拆除重砌,李某商铺内固定在隔墙上的大量门窗样板或将受损,损失较大;若仅拆除鼓包部分的半墙,改用实心加气砖修补,又面临施工难度高、工艺要求严的问题。
秉持“最小损失、最优效果”的原则,承办法官向双方释明《民法典》中关于相邻关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等规定,结合墙体横梁结构可支撑半墙修复的实际情况,反复推演了两种方案的成本与风险。最终,双方放下分歧,一致同意采用半墙修复方案,并共同商定了施工人员。
案结事了促和谐
仅十五日后,修复工程顺利完工,鼓包墙体恢复平整稳固,商铺重新焕发生机,一场剑拔弩张的纠纷在和谐共赢中画上句号。
此次调解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了“一堵墙”上的问题,更彰显了“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在化解基层纠纷中的价值。未来,江油法院将始终立足审判职能,将司法服务延伸到矛盾第一线,通过实地化解、多元协商,让法律既有力度也有温度,在定分止争中奋力守护邻里和睦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