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忠信,行笃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承诺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要成为落地有声的行动。党员干部的践诺,是检验政治品格的重要标尺,是衡量宗旨意识的实践准绳,关系着政府的公信力。唯有言出必行,让脚下的行动印证心中的承诺,才能搭建起与群众心灵相通的桥梁,凝聚起万众一心的民心所向。
践诺是检验初心的试金石。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一心为民、艰苦奋斗的当代愚公,担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历经30多年在绝壁上开凿“生命渠”,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作出杰出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到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承诺,到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实实在在的践诺行动,书写了“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时代篇章。历史和实践证明:唯有把承诺写在坚实大地上,才能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同。
从承诺到践诺,需要求真务实的硬作风。兑现承诺不能停留在文件里、口号上,而要体现在马上就办的行动中、办就办好的成效里。要发扬“四下基层”工作法,主动到矛盾集中的领域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把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能解决的立即解决,像北京“接诉即办”机制那样,让12345热线成为“永不掉线的承诺”。当前,面对高质量发展中的“硬骨头”,更要保持“抓铁有痕”的韧劲,像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一样,集中优势力量打攻坚战,用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检验承诺的含金量。
构建践诺长效机制是关键保障。要锻造“诺重于山”的政治品格,将诚信教育纳入主题教育常态化内容,通过承诺墙等形式强化公开监督,让“说到做到”成为党员干部的鲜明标签。完善科学考评体系,加强数字平台建设,可以借助高科技手段实现承诺事项“线上晾晒、进度可视、群众打分”,把考核指挥棒变成践诺助推器。更需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区分“能力不足”与“作风不实”,既防止“乱承诺”的浮躁之风,又保护“敢承诺”的担当精神,营造“言出必行、行必有果”的浓厚氛围。
其身正,不令而行。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当以“一诺千金”的自觉、“久久为功”的定力,把对人民的承诺转化为造福于民的实绩,方能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作者单位:吴桥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