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方鹏程:乘新质生产力之风,基层青年干部扬帆起航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方鹏程  日期:2025-7-28 字体: [大][中][小]

    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时代的澎湃引擎,以全要素生产率跃升为核心标志,由创新主导驱动,深刻重塑着发展格局。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和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基层正是新质生产力生根发芽、检验效能的关键沃土。身处变革潮头的基层青年干部,唯有主动拥抱浪潮,融汇创新思维与实干担当,方能在这广阔天地间破浪前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青春动能。

    以“学”筑基,在知识更新中练就硬本领。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质态,其颠覆性、融合性与创新性内核,对治理逻辑与服务模式提出系统性构建要求。青年干部必须聚焦前沿科技、绿色经济、数字化治理等领域,通过“线上+线下”学习破除思维定式,更新知识结构,深刻领悟其内核。唯有如此,方能敏锐识别基层工作中效率瓶颈与模式创新的关键点,将新知内化为驱动变革的“源代码”,在复杂治理格局中精准定位发力方向,为实践奠定坚实根基。

    以“干”破题,在实践转化中激发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生命力,在于将创新深度融入基层实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率提升与服务升级。青年干部要立足田间地头、社区街巷,勇当“转化者”,在盘活资源、培育产业、优化服务中大胆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无论是运用数字平台提升服务便捷度,还是借力大数据优化网格治理、增强应急能力,都需沉下身子,在真实场景中洞察需求、匹配方案、疏通堵点。效能提升是检验标尺,正是在这些“最后一公里”的深耕细作中,新质生产力才得以具象化,其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价值才得以生动彰显。

    以“融”聚力,在协同共进中释放乘数效应。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难以在单兵作战、资源分散的模式下充分释放。青年干部需担当“连接器”与“催化师”,着力打破要素流动壁垒,积极链接高校智力、企业技术、乡贤情怀与市场网络,精心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生态。其核心在于促进知识、技术、数据、人才等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在基层场景中的高效汇聚、碰撞融合与创新性组合。 通过这种有机协同,青年干部能够催化远超简单叠加的“乘数效应”,突破单一主体或单点技术的局限,使新质生产力的倍增红利在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中普惠共享。

    时代之风浩荡,扬帆正当其时。基层青年干部当以“草摇叶响知鹿过”的敏锐洞察机遇,以“领异标新二月花”的魄力锐意创新。深学以明方向,实干以探新路,协同以聚伟力,让新质生产力的种子在基层沃土扎根生长、开花结果,汇聚成推动基层善治、增进民生福祉的磅礴力量,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奋斗华章。(吴桥县委组织部)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