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方圆普 法详细内容
翟智慧:法治中国破浪前行 全民普法点亮未来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翟智慧  日期:2025-4-17 字体: [大][中][小]

    在时代的浪潮中,法治已成为中国发展的航标。随着《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的深入实施,一个良法善治的现代化法治国家正加速成型。全民普法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正通过创新实践为法治中国注入澎湃动力。

    一、法治中国:良法善治的壮阔图景

    法治兴则国兴。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法治建设新局面。从《民法典》的颁布到香港国安法的实施,从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化到法治政府建设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截至2022年6月,我国已制定修改法律行政法规730余件次,现行有效法律达292件,为社会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二、全民普法:法治信仰的播种机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持续创新普法形式,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各地开展“北疆普法万里行”“国防教育实践军营行”等特色活动,利用短视频、网上答题等新媒体手段,吸引超百万网友参与。这种“沉浸式”普法让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等不再停留于纸面,真正转化为公民的行动自觉。

    三、以案释法:法治教育的活教材

    当法律条文照进现实生活,法治教育便拥有了穿透人心的力量。在“同学间为‘吃瓜’互相伤害”案中,法院明确网络传播的法律边界,让青少年深刻认识到“吃瓜”可能引发的侵权风险;在民间借贷纠纷中,电子证据的认定规则通过真实案例普及,增强公众对证据合法性的认识。这些“活教材”让法治教育走出课堂,在案例中绽放生命力。

    四、国际赞誉:法治中国的全球影响力

    中国法治进程不仅惠及本国人民,更为全球治理贡献智慧。维也纳大学法律系教授卡明斯基盛赞《民法典》的里程碑意义,认为其全方位提升了人民权益保障水平;尼泊尔学者拉吉姆指出,中国法治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治国理政的新范式。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中国“执行合同”指标全球排名第五,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吸引外资的“强磁场”。

    五、未来展望:法治中国的星辰大海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历史交汇点,法治中国建设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到加强基层法治基础,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到完善公共法律服务,每一项举措都在编织法治中国的保护网。当每个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法治社会的图景将愈发清晰。

    法治中国的航程,是无数法治工作者与亿万民众的接力长征。让我们携手同行,在全民普法的道路上播撒法治种子,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正如习近平法治思想所指引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正是法治中国最温暖的承诺。(作者单位:昌黎县荒佃庄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