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东、美团等为外卖小哥上社保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外卖小哥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可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一直牵动着社会的心。如今企业的这一举措,无疑是给这个庞大的新就业群体吃下了“定心丸”。在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的当下,保障新就业群体的权益,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一、政策引领,夯实权益保障基石
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一系列政策措施接连出台。从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到多个相关政策文件的印发,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休息、社保等权益作出明确要求。这些政策犹如明亮的灯塔,为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指明了方向。以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为例,截至去年底,超 1000 万人参保,政策的实际效果显著。乡镇地区虽地处基层,但同样要积极落实这些政策,让政策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身上,为他们的权益保障筑牢根基。
二、企业担当,传递关爱温暖力量
相关企业给外卖小哥上社保,是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有力体现。京东、美团等企业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的决定,不仅增强了员工的获得感和归属感,也提升了新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企业的这种担当,对于形成更有吸引力的用工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乡镇,一些本地企业和平台也应向这些大型企业学习,关注新就业群体的权益。比如,当地的电商配送平台可以为配送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保障,给予他们应有的关怀,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从而更加安心地工作。
三、社会助力,营造和谐保障氛围
社会各界在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现实中,一些社区组织建立快递驿站,为外卖小哥等提供休息、充电的场所,这是社会关爱的生动体现。在乡镇,我们也可以发动各方力量,营造关爱新就业群体的良好氛围。例如,乡镇的商家可以为外卖小哥提供一些优惠和便利;学校可以组织志愿者活动,为新就业群体的子女提供学习帮助等。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一个关爱新就业群体的和谐大环境,让他们在为生活奋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社会的善意与支持。
给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上社保,是保障他们权益的重要一步,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然而,当前新就业市场形态复杂,在落实社保等权益保障过程中还面临诸多难题。但只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齐心协力,以政策为引领、以企业担当为支撑、以社会关爱为助力,不断探索完善,就一定能把这件“好事”办好,让权益保护的阳光普照每一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让他们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能拥有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