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初入岗位,从学生身份转换到工作人员,难免会出现因适应慢导致难胜任而产生的心浮气躁的心理。对于年轻干部来说,缺乏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会更容易出现“浮”的情况,然而“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需要我们知行能“沉”。
知行要“沉于务实”。作为经过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年轻干部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和发展能力,凭借这份得天独厚的自豪感和自带光环的优越感,如果不能做到真心实意地向前辈请教、脚踏实地的于工作求学、实事求是地下基层走访,很容易滋生自以为是的菲薄之气、盲目自大的满足之气、心高气傲的狂躁之气。《汉书》有言:骄兵必败。卧薪尝胆的勾践,即使只有三千越甲,也能吞并吴国成就霸业;狂妄膨胀的苻坚,纵使能够投鞭断流,还落得草木皆兵的大败。毋庸置疑,驰于空想、骛于虚声的后果只能是信念动摇、本领恐慌、能力危机。
习总书记告诫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唯有坚定意志稳得住心神、抵抗诱惑耐得住寂寞、洁身自好守得住清贫。广大青年干部要用淡泊之心对待“名”以明志、用宁静之心对待“利”以致远,以持恒之心对待“功”以求索德有所修、事有所成,不负重托。
知行要“沉于基层”。青年干部如清晨冉冉升起的太阳,似火焰一般热烈、若彩虹一般绚丽,像穹崇一般磅礴,应当满足粗茶淡饭,踏足田间地头,无需方丈盈前,不必一尘不染,切忌好高骛远,谨防眼高手低。从择业之初就要意识到,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路线是宽广的,共产党人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甘于做人民公仆,而不是“当官做老爷”,否则只会与初心背道而驰,与人民群众渐行渐远。
身为基层青年干部,要学会让自己磨磨棱角,接接地气,努力成为“泥土干部”。群众之事无小事,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出机关,深入基层,主动放下架子、迈开步子、低下身子,多到百姓家中“拉拉家常”,多进田间地头“摸爬滚打”,多入生产车间“东瞧西看”。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心多为百姓付出真情实感,真意常问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真情想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增强群众意识,拉近群众感情,深入思考、用心思考、换位思考,与人民心连心、心贴心、心相印。
知行要“沉于信仰”。周总理年少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夏明翰临刑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总书记讲“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是青年干部拼搏道路的“风向标”,是青年干部实现理想的“定神针”,是青年干部永葆初心的“保鲜剂”。从追崇中国共产党,到成为一名正式共产党员,坚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在我们心中从未改变。
信仰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是我们接受考验的巨大定力、是我们完成使命的伟大引力,只有坚定信仰,才能精准指明方向的精神导航,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筑牢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不论社会节奏如何加速,人情世故何等繁杂,我们也要掌握知行能“沉”的本事,涵养久久为功的定力和追求,练就宠辱不惊的担当和心气,使出稳扎稳打的能力和成果,以“沉住气”生出“有底气”,顺利完成由“学子”向“干部”再到“基层干部”的转变。(作者单位:盐山县杨集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