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之家详细内容
余纯伊:呼吁高铁出“带孩子车厢”的本质是控诉“熊家长”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余纯伊  日期:2022-8-21 字体: [大][中][小]

    时值暑运已过大半,学生流、探亲流、务工流、旅游流等客流量仍在高位运行。近日一则呼吁高铁出带孩子车厢的视频挂了微博热搜,视频里的孩子十分吵闹,引发众多网友共鸣。这也点燃了矛盾,引来多角度的百万讨论,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纷纷留言,矛头指向孩子家长的肆意放任和铁路部门的监管缺失,以及有孩子的乘客求体谅,没孩子的认为道德绑架可恨,各抒己见,有育儿观念上的冲突,也有对孩子容忍度的讨论,众说纷纭。

    呼吁高铁出带孩子车厢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久积累下来的对高铁乘车环境的不良体验,反映了乘客们长久以来普遍关心的车厢内部分乘客不文明乘车行为的厌恶。随着暑运峰值冲向高点,冲突越来越频繁。京沪高铁曾推出过“静音车厢”服务,可见铁路部门也试图提高客运服务质量,但就普及程度来说是不够的,并未做到全国全路推广实施,仅靠提倡文明乘车是宽泛且无力的。哪怕真的推出孩子车厢又如何保证孩子不走动不吵闹?仅仅是简单粗暴的集中起孩童群体真的就解决问题了吗?

    这场舆论发酵归根结底是大伙对不管孩子甚至认为同车厢乘客理所应当该忍受吵闹的“熊家长”的愤怒。事实上,由于目前仍缺乏明确禁止公共场所噪音的法律条文,也缺乏相应配套的处罚措施,公共场所“静音”困难,“静音”一直是一种倡议或者“柔性”规定。但作为家长,有义务让孩子懂的尊重公共秩序,了解社会规则。把提出反对孩子吵闹的人“绑架”成社会容忍度低、不包容是狭隘的。

    面对事实情况,一方面提倡全社会家庭教育重视起来,一方面铁路部门也该出台相关规定条例,有法可依,光靠单方面的社会“忍让”是不可取的,高铁的普及就是为了更加快捷、舒适,对高铁乘车环境要求提高说明社会在进步,更重视人的感受、体验,不应该否定这种进步的意识,而是应该各方面和角度出发解决问题。

    “熊家长”应该意识到,社会能容忍孩子并不意味着无限容忍,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拿孩子当家长不作为的“挡箭牌”,让孩子学会在公共场合守规矩是起码的认知和家教,其实人们更在意家长是否尽力管教,并不针对孩子。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