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编辑:胡万春 文:公宣)火炬村村子不大,却有着极为浓厚的乡村文化,是哈尔滨市木兰县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在滕家屯村部,有一个让村民心中最踏实的存在,它没有显眼的标识,只有一间不大的警务室静静矗立。
走进火炬村,干净的村道上少见矛盾争执,夜晚的村庄里满是安宁。火炬村警务室用“接地气”的工作方式,把平安种进了村民心里,也为火炬村的乡村振兴之路,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党建引领 筑牢团结之基
吉兴派出所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重要着力点,推动主题教育持续深化。火炬村警务室的党员民警们冲锋在前,把生活融入公安工作的每一处细节。
派出所领导与社区民警100%进入镇(村)“两委”班子,通过定期联合村支部开展主题党日、警民恳谈会、板凳会、宣讲会,以及“千警进万家”入户走访等活动,将党的政策、法律法规传递到群众心间 ,积极营造平安文化氛围。
预防警务 守好平安之责
火炬村警务室以开展文化活动为契机,全力推动社区警务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推行“预防警务+主动警务”模式,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有效守护了辖区平安。
村里的矛盾多是家长里短、土地边界、家禽归属这类“小事”,但民警从不含糊。一次,两户村民因宅基地界限起了争执,眼看要动手,民警第一时间赶到,搬来村里的老党员、老长辈一起“评理”,一边查老宅基地档案,一边讲邻里和睦的道理,最终让两家人握手言和。这样的调解,在警务室早已成了常态,不少村民说:“有矛盾先找警务室,心里踏实。”
便民服务 绘就温暖底色
便民服务更是警务室的暖心底色。考虑到村里老人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多等情况,民警主动帮行动不便的老人代办居住证、户籍证明。农忙时,还会帮村民照看临时放在警务室的农具、包裹;遇到村民家有急事,民警也会第一时间开警车帮忙护送。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让警务室成了村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