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近日,围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家作出了重要部署,彰显了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坚定立场,描绘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美好蓝图。这份《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犹如春风送暖,为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注入了强劲动力。
读懂“民之所盼”,把准民生脉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更稳定的工作、更优质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保、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有了更深切的期盼。同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转型的过程中,一些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仍面临现实难题,一些“急难愁盼”问题亟待解决。《意见》的出台,正是基于对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的深刻洞察,精准聚焦民生领域的短板弱项和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和深厚的为民情怀。
聚焦“急难愁盼”,施惠民之策。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贵在精准,重在实效。《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力求在关键处发力,在细微处用心。无论是着力促进青年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还是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无论是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是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应对人口结构变化挑战;无论是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织密织牢民生安全网,还是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进共同富裕……每一项举措都直指民生关切,旨在通过制度化的安排、项目化的推进、常态化的落实,将民生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让公共服务的阳光雨露更多普照每一个角落。
凝聚“政社合力”,聚八方之能。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凝聚最广泛的力量。《意见》强调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也注重发挥好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民生事业,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良性机制。这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扛起责任,将民生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也呼唤社会各界积极建言献策、参与监督,共同画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心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让我们以《意见》的出台为契机,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用心用情用力回应民生关切,书写更有温度、更有质感的民生答卷,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保定市徐水区崔庄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