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价值取向,关乎未来社会的精神风貌;青年基层干部的价值取向,更直接塑造着基层治理的发展走向。作为刚刚步入基层队伍的青年干部,尤需戒除急于求成、好大喜功的心态,在履职伊始便校准价值观与政绩观的“罗盘”,系号政治生涯的“第一粒扣子”,踏稳为民服务的“第一个脚印”。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系好“扣子”再开工。唯有如此,方能不负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方能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系好“扣子”,首先要求青年基层干部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这一信念是青年干部成长道路上的灯塔,为他们指明方向、注入动力、塑造品格,更构成了干部成长、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的精神基石。正是这样一份坚定的为民初心,铸就了用生命践行使命的第一书记黄文秀,绽放出扶贫路上最美的“格桑花”张小娟,也淬炼出“80后白发书记”李忠凯的担当本色。这些动人故事的背后,无不是理想信念的具体呈现,是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基层干部,要真正走好前辈们走过的路,就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筑牢灵魂。要从“知道”走向“悟道”,在深读经典中追溯初心,在学习党史中传承精神,在把握国情中增强认同。唯有如此,才能稳稳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将他们的事业进行到底,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续写为民服务的新篇章。
系好“扣子”,关键在于青年基层干部牢固树立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对青年基层干部而言,真抓实干既是短期内高效推进工作的“方法论”,亦是成长中脱颖而出的“竞争力”,既是行稳致远的“护身符”,更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源”。正是凭着这股实干精神,才有了万人相送的耿彦波、领飞乡村振兴的王萌萌、一心为民解忧的刘娟。在感动之余,青年基层干部更应思考:是什么让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答案就在于那份“把鞋子跑烂”的决心、“把板凳坐暖”的耐心和“把问题钻透”的恒心。青年基层干部要克服“骄娇”二气,主动深入艰苦一线,在脚沾泥水、汗流浃背中补齐“接地气”的短板;要摒弃“躺平”心态,永葆“闯创干”激情,在攻坚克难中实现人生价值;要转变“过客”思想,常怀“枝叶关情”之心,把他乡作故乡,视民事为家事。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密切干群关系,筑牢事业发展的制胜之基。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新征程的号角已然吹响,前行的道路难免坎坷。青年基层干部更当以理想为灯塔,以实干为舟楫,磨砺过硬本领,系正“第一粒扣子”。惟其如此,方能在新时代的壮阔画卷上,挥毫落下属于青年一代的坚定信仰与无悔担当!(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望都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