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元工资当天到账!”今年9月,农民工老张捏着皱巴巴的考勤表,在敦煌市劳动维权中心的介入下,终于拿到了某政府工程项目拖欠的薪资,这起看似普通的欠薪个案,如蝴蝶振翅般掀起了一场治理风暴——敦煌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对政府、在建项目开展“深度体检”,打响了根治欠薪痼疾的攻坚战。
个案破题 从“快速处置”到“全面起底”
老张的遭遇并非孤例,在接到老张投诉后,敦煌市人社局迅速核查发现,涉事项目存在农民工实名制管理、总包代付等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工作人员当即约谈项目负责人,下达《劳动保障监察调查询问通知书》,当天就为老张讨回薪资。
这场“闪电行动”并非偶然,2025年以来,敦煌市人社局将政府、在建项目欠薪治理作为重中之重,从“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12333”“12345”热线、群众信访等多渠道全面摸排线索,织密了一张“无死角”的排查网,截至目前,办理各类欠薪线索815条,为656人协调发放工资477万元。至目前审查政府投资项目资金408笔6.76亿元,督促各建设单位向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拨付人工费312笔1.18亿元,从源头上杜绝政府投资项目欠薪行为。保证金66笔,2901万元。
靶向施治 以“制度标尺”校准项目管理
“已认识到项目管理漏洞,将立即整改。”某项目负责人在约谈中写下的表态,折射出治理的力度,针对排查中发现的“六项制度”落实不力、违法分包、以包代管等顽疾,应城市人社局对3家总包单位负责人展开专题约谈,要求逐一作出限期整改承诺,以“制度标尺”倒逼项目规范化管理。
“不怕欠薪发生,就怕源头失守。”人社部门负责人的话点明了治理核心,人社部门联动住建、交通、水利、乡镇等部门和单位形成源头管控机制,构建起“源头预防—过程监控—纠纷调处”的闭环体系,通过压实“行业主管+属地监管”双责任,应城市实现全市在建项目农民工工资专户管理全覆盖,“六项制度”落实率达100%。
机制筑基 从“被动清欠”到“主动防欠”
从“救火式”清欠到“常态化”防欠,机制创新是关键,敦煌市依据甘肃省治理政府项目国企项目欠薪问题协作联动细则》,建立欠薪案件快速处置机制,即所有线索当天接收,简易案件5个工作日内办结,复杂案件7个工作日内基本办结,案件办结后,工作人员逐一电话回访,确保“真解决、真满意”,这种“快速响应+跟踪问效”的模式,让制度长出“牙齿”,让权益保障落地生根。
从个案突破到系统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应城市以“深度根治”破解政府、在建项目欠薪难题,不仅守住了劳动者的“钱袋子”,更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温度,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正为工程领域欠薪治理提供着可复制的“敦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