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治理凝聚力。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建强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选优配强“领头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不断提升组织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引导党员在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服务群众中亮身份、作表率,使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凝聚起治理的强大合力。
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增强基层治理持久力。持续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为群众提供便捷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通过以案说法、法治文艺汇演等形式,提升群众法治意识。规范基层权力运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依法办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基层治理在法治轨道上稳健运行。
发挥“德治”教化作用,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力。深入挖掘和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大力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媳”、“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作用,遏制陈规陋习,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以道德滋养引领社会治理。
发挥“自治”强基作用,激发基层治理源动力。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规范村民(居民)会议、代表会议议事规程,落实“四议两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积极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搭建“百姓议事堂”等协商平台,鼓励群众围绕身边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角”。
发挥“智治”支撑作用,强化基层治理助推力。积极运用现代科技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整合“雪亮工程”、数字乡村平台等资源,提升社会治安立体化、智能化防控水平。推广使用政务服务APP、网格化管理微信群,方便群众办事、反映诉求,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利用大数据分析研判社情民意、风险隐患,为决策提供支撑,推动基层治理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让治理更精准、更高效。(作者单位:中江县凯江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