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田垄间,一群年轻干部挽起裤腿移栽辣椒苗,汗水浸透的衬衫紧贴着脊梁;在改革攻坚的指挥部里,深夜的灯光映照着他们伏案疾书的身影;在群众纠纷的调解现场,他们俯身倾听的姿态像一棵扎根大地的树。这便是新时代青年干部的剪影——以“实”为笔,在广袤的基层大地上书写着青春答卷。
实干是青年干部的立身之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青年干部的第一课,当是褪去书生气、染透泥土香。在湖北宣恩县珠山镇,30余名年轻干部走进天井堡的农田,从打孔、移栽到覆土,一株株辣椒苗在他们手中焕发生机。这不仅是劳动实践,更是对“脚下沾泥”精神的传承。现实中,少数人沉迷于“材料秀政绩”,热衷“口号代行动”,殊不知真正的成长源于田间地头的深耕。青年干部当以“钉钉子”的韧劲,把办公室搬到问题现场:当群众抱怨电路跳闸时,挽起袖子查线路;当农户愁销路时,化身电商主播拓渠道。唯有将“急难愁盼”清单转化为“马上就办”的行动,才能让政策从纸面落到地面。
实绩是青年干部的担当之证。实绩不是报表上的数字游戏,而是百姓心中的秤。黑龙江政协青年干部在大庆铁人纪念馆追溯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时,领悟到“三老四严”精神的当代价值——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后代的检验。青年干部的实绩,体现在乡村振兴中盘活的特色产业,在社区治理里化解的邻里积怨,更体现在群众那句“多亏这小同志”的真心认可。然而,追求实绩绝非急功近利。若只盯着考核加分项搞“盆景工程”,对基础性工作敷衍塞责;或盲目追求“轰动效应”,忽视民生“细水长流”,终将透支信任根基。真正的实绩,是像重庆山火中逆行摩托青年那样,以平凡身躯筑起不平凡的防线——它无需鎏金匾额装点,却在人民记忆里永恒。
实效是青年干部的初心之镜。实效如镜,照见赤子之心。当珠山镇年轻干部徐中凯成功调解积年土地纠纷时,他读懂了“实效”的真谛:不是流程走得多完美,而是群众眉头真正舒展。实效要求青年干部打破“文件循环”的迷思:惠民政策不能止步于“已下发”,更要追踪到“是否用上”;调研报告不能满足于“已呈报”,关键在“问题解决”。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宣恩县推进“数公基”建设,青年干部逐户登记信息,将数字编码刻入山林田宅。当七旬老人通过手机预约到村医上门服务时,“数字赋能”才真正转化为“民生温度”。这种实效观,正是对“做人要实”的生动诠释——把人民的笑容作为政绩的最终注脚。
“三实”非一日之功,需终身砥砺。从铁人王进喜用身体搅拌泥浆的壮举,到今日青年在辣椒田里的躬身实践,变的是一代代奋斗者的面孔,不变的是“实”字铸就的精神坐标。当青年干部把实干的汗水洒向大地,将实绩的标尺交给人民,让实效的答卷写满民心,新时代的青春华章必如星火燎原,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途。(石家庄市新乐市大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