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郝娜娜:志愿服务 大有可为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郝娜娜  日期:2025-4-30 字体: [大][中][小]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新时代党团结带领各行各业人民贡献自我,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生动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对志愿服务活动高度重视,多次强调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意义。做好志愿服务,人人可为,也大有可为。

    优化服务阵地,打造志愿服务最强基础。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志愿服务活动模式、形态层出不穷,各类资源越来越丰富,但是同样面临着信息繁杂,资源整合度较低的情况,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难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要借助党群服务中心、新文明实践站、志愿者驿站、各类文化场所,形成相统一服务阵地,开展相应活动,最大限度发挥人力物力活动的最大价值。同时志愿服务阵地应更便民化和实用化,利用好阵地扎根于人民、服务人民最大优势,为志愿服务活动打好基础。

    精准匹配需求,发挥志愿人员最大价值。社会上日益高涨的志愿服务信念,给我们的志愿服务创造了无限可能,我们的志愿服务活动也不仅限于原来的环境卫生清理、秩序维护 、农业劳动等旧形态活动,而是遍布于生活社会所需,如子女托管辅导、矛盾纠纷化解、高新技术研发等等,也就要求我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人员素质越来越高,怎么发挥出每一名志愿者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结合志愿服务平台,建立活动库和志愿者库,发布活动时能够实现人员、活动的双向挑选,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志愿服务活动,既能够激发志愿者的信心,也有利于志愿服务效果的整体发挥。

    拓宽服务路径,打造志愿服务最畅通道。随着社会素质和人们文明精神不断提高,愿意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要拓宽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路径通道,打破常规的时间空间地域等限制,要建立志愿服务活动发布、征集机制,确保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志愿服务活动不在拘泥于线下少数人群,应借助于现代媒体网络如抖音、微信等及时、完整,准确的发布志愿服务信息,提供完备的志愿服务培训及志愿服务后勤保障等,解决志愿者的后顾之忧,让志愿者们乐在其中,吸引更多的人走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强化培训指导,打造志愿服务最强大脑。政府、公益组织要结合本地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培训指导,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确保志愿者在参与过程中发挥出最大价值、实现最大收获。同时,应加强对志愿者的关心关爱力度,及时解决志愿者的合理诉求,方便志愿者开展活动,加强对优秀人物、典型案例宣传报道,激发获得感及幸福感,在条件允许时可以开展相应表彰评比,给予对应精神精力或物质奖励,激发志愿者参与度。

    志愿服务天宽地广,志愿服务涉及你我他,人人可参与,人人可有大作为,让我们携手奉献自我,实现人生最大价值,共同创造美好社会。(石家庄市鹿泉区山尹村镇东郭庄村)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暂时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