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方圆调 解详细内容
通信杆倾倒砸毁农户家园 法院调解化干戈为玉帛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丛旸  日期:2025-4-17 字体: [大][中][小]

   “轰隆一声,大棚、围墙全塌了!苞米仓的顶都掀飞了……”靖宇县农户李某望着满目狼藉的菜园欲哭无泪。6根有线电视通信杆突然倾倒,不仅压垮了600平方米蔬菜大棚,还连带砸坏15米围墙与苞米仓。更揪心的是,正值雨季,泡烂的蔬菜血本无归。

    事发后,李某多次找杆体所属的某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协商。对方虽承认责任,却只愿赔500元。“苞米全湿了,这点钱连买种子都不够!”李某愤而起诉。

    主审法官接手案件后,深知此案关乎农户生计,不能简单一判了之。他先仔细查看了现场照片和相关证据,对李某的损失情况有了清晰了解。

    第一次调解时,法官先安抚李某的情绪:“我们理解您的心情,损失这么大,搁谁都不好受。但咱们得给对方一个机会,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随后,他转向公司代表,严肃地说:“这些通信杆是你们公司的,出现这样的意外,给农户造成了严重损失,你们有责任妥善处理。”公司代表依然坚持只能赔偿1000元,理由是公司有规定,赔偿金额需要严格审核,而且他们认为李某的损失没有那么大。

    法官没有急于反驳,而是拿出了现场照片和李某提供的证据,上面清楚地记录了蔬菜大棚的修复费用、蔬菜的损失价值以及苞米仓和围墙的损坏情况。“你们看,李某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而且这还没算上他后续重新种植的成本和时间成本。”法官耐心地解释道。

    看到照片,公司代表的态度有所松动,但仍表示赔偿金额过高,难以接受。法官见状,决定采用背对背调解的方式。他先找到李某,说:“企业那边也有他们的难处,咱们也不能太强硬。我知道您损失大,但如果一直僵持不下,最后可能还是要走判决程序,这又得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您看能不能适当降低一些赔偿要求?”李某思考了一会儿说:“法官,我也不是不讲理的人,我也知道打官司费神。但我真的损失惨重,7500元不能再少了。”

    随后,法官又找到公司代表,说:“李某也做出了让步,他提出7500元的赔偿。其实这个价格已经低于实际损失了,而且如果你们不同意,进入诉讼程序,最后的赔偿金额可能会更高,还会影响公司的声誉。你们再考虑考虑。”公司代表经过一番商量后,称最多能出8000元。

    法官继续在双方之间沟通协调,经过多轮的协商,公司代表逐渐理解了农户“靠天吃饭”的艰辛,也意识到公司在此次事件中的责任。最终,赔偿金额从7500元逐步提升至9500元,企业同意了这个赔偿数额,李某也为对方追加赔偿的诚意致谢。

    这场看似不可调和的纠纷,在承办法官的努力下,以一纸调解协议画上句号。9500元不仅是经济补偿,更承载着司法对弱势群体的关怀。靖宇县法院用“情理法交融”的调解智慧,既守护了农户的生计,也让企业担起社会责任,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心和”。

    法院提醒:通信杆、广告牌等户外设施产权单位需定期检修,避免因设施老化引发安全隐患。遇突发事故应主动担责,莫让“小疏忽”酿成“大纠纷”。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